走進自然

瀕臨絕種的台灣中華白海豚

「哇!出現了,大家快來看,一隻、兩隻、三隻………」隨著興奮高亢的叫聲,遊客們紛紛快速地聚集於聲音的來源處,順著手指方向望去,然後很快地大夥便歡聲雷動的高呼了起來,這便是目前台灣東海岸旅遊最夯的海上行程〈賞鯨豚活動〉的寫實景像。眾多的遊客冒著暈船的不適,搭船乘風破浪奔馳於浩瀚無邊的太平洋上,為的只是想和這群高智慧的海洋哺乳動物做一次近距離接觸。

當東海岸〈賞鯨豚活動〉逐漸在台灣民眾間打響了知名度,而大家正熱衷出海與這群可愛近人的海中生物做親密互動的同時,牠們的一小群生活在台灣西海岸的近親卻被人們所忽視,並瀕臨絕種的命運,這群瀕臨絕種的生命就叫中華白海豚。中華白海豚這個名稱台灣民眾知道的人可能不多,更別說親眼目睹的人有多少了,作者也是日前在嘉義市農業精品館看到「中華白海豚特展」,才首度接觸這種體色呈現白色或淡粉紅色的奇特海豚。

中華白海豚又稱為印度太平洋駝背豚,屬於哺乳綱鯨目海豚科,出生時身長約一公尺,成年後身長則約二至三公尺,體型粗壯,體重150至230公斤,其嘴喙突出狹長,背鰭矮而呈鐮刀或三角形狀,背鰭下方及後緣則呈駝峰形。牠們主要生活在熱帶及溫帶靠近海岸的水域,如澳洲中部及北部、華南、印尼等西太平洋水域,印度洋海岸線以至南非,也有在河流及沼澤一帶出現,像長江、閩江、九龍江、漢江和珠江等,分布極為廣泛。而台灣則到2002年才發現有中華白海豚生存的確實記錄,在台灣海峽較淺的海域如苗栗、台中、彰化、雲林沿岸有一群數量不到一百隻的中華白海豚。

西方文獻裡有關中華白海豚的最早紀錄是由探險家彼得文地於1637年在珠江口發現的,而中國的最早紀錄則是在唐朝年間。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把中華白海豚稱為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為白忌或海豬,其他的俗名還有粉紅海豚、鎮江魚、白鯃等等。在台灣中華白海豚則被漁民稱為「媽祖魚」,因為牠們只要一到黃曆3月媽祖的生日時,能見度就會大幅提升,好像是特地來為媽祖祝壽一般。

雖然名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卻是呈深黑色無斑點,年青時則會出現灰色斑點,到了老年才會呈純白色或極少量灰斑,有時白色的肌膚還會因血管擴張而呈淡粉紅色。很多的海豚或是鯨魚都住在深水處;但中華白海豚則喜歡住在淺水區,牠們休息或是遊玩都會聚集在近沙灘的海域,在捕獵的時候會在淺水及多岩石的海岸出現,通常以捕食河口與沿海的中小型魚類為主。

中華白海豚似乎不愛成群結隊,常見的群體大小為1至6隻,偶爾也會有10至20隻的大群體出現。牠們的個性活潑,有時會把頭筆直地伸出水面探視,有時則會在水面跳躍,但是並不會隨著船游行前進,所以較難靠近觀察研究。

各地的中華白海豚現在正面對填海和水質污染造成生存範圍的快速緊縮問題,還有繁忙的海上交通亦經常造成船隻的撞擊傷亡,此外,中華白海豚亦可能遭漁民的誤捕喪命。加上中華白海豚生殖率特別低,性成熟時間大約需要10至12年,平均3年才生1胎,而1胎僅生1子,最長的壽命30至40歲,因此正面臨嚴重的生存威脅,所以中華白海豚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完全禁止有關的國際貿易,而台灣西岸海域的族群更在2008年被世界保育聯盟列入了「極度危險」種群。

2010年時台灣政府擬於彰化縣海岸興建國光石化,預計要在濁水溪口海域填海造陸超過四千公頃,此舉將會把台灣中華白海豚的洄遊路徑攔腰截斷,可能加速其族群的滅絕。但是,馬政府在知道這個問題後卻仍然堅持興建,迫使環保團體不得不發起了全民認股購地活動,以搶救瀕臨絕種只剩不到一百隻的台灣中華白海豚,終於2011年4月22日馬英九總統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親自做出不支持國光石化案在彰化縣繼續進行的宣示。

看完了台灣中華白海豚的相關資料,作者在此要套用特展單位的呼籲:「台灣西部地區的長期開發與污染,使得悠遊在台灣海峽的中華白海豚逐漸喪失了生存空間,海洋生物是台灣重要的自然資源,保育海洋生物就要先保護牠們的家,中華白海豚需要您的重視、關心與愛護。」請所有的讀者都能一起來支持海洋保育工作。



海洋生物是台灣重要的自然資源,保育海洋生物就要先保護牠們的家。(攝影/王嘉益)

* * *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中華白海豚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