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經濟數據一片慘淡 全球股市下跌

標籤: , ,

【大紀元2012年08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楊辰綜合報導)中國週五(10日)公佈的貿易數據和週四(9日)公佈的工業數據一片慘淡,對中國經濟是個危險信號,這不僅澆熄了某些人對中國經濟反彈的希望,也加劇了市場對全球復甦乏力的擔憂。

紐約午盤時間,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5點(0.1%),至13150點,標爾500種股票指數放棄了兩個點(0.1%),至1401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7點(0.2%),至3012點。倫敦富時100指數(FTSE 100)掉了0.1%,富時亞太指數跌0.5%。中國滬綜指和香港股市分別收低0.24%和1.07%。MSCI明晟日本以外亞太地區股指跌0.81%。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提高0.5個百分點,達1.64%。

外媒認為數據再次佐證中國經濟未來將面臨無比艱辛,人們對國內外經濟前景悲觀,需求不足,而今年以來中國央行採取兩次降息和兩次降准等一系列舉措並未能徹底扭轉實體經濟有效需求不足的窘境。預計中國政府將加大經濟刺激力度並推出更多寬鬆貨幣及財政政策。

7月工業數據一片慘淡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四發佈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首次跌破2%,僅為1.8%,創下兩年半以來的最低水平。中國生產環節價格走勢更為疲軟,7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9%,連續五個月負增長,環比亦下降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1%,分別創下2009年5月及2006年2月以來新低。

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向路透社表示,造成CPI連續走低的主要原因是持續疲軟的市場需求,包括真實需求不足以及投資需求進一步減弱,人們對國內外經濟環境感到恐慌。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 SA)ACA-FR)資深經濟學家柯瓦齊克(Dariusz Kowalczyk)告訴路透社記者,「數據反映價格受到來自於表現疲弱的大宗商品的壓力。這些數字也證實更多貨幣寬鬆動作之門已敞開,預估銀行存準率很快就會遭到下調。」PPI持續五個月的負成長顯示工業活動低迷,與需求不振有很大關係,企業去庫存的壓力尚未結束。

7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低於經濟學家們預測的9.8%,為2009年5月以來新低。這是中國工業增加值連續第三個月放緩,連續第四個月維持個位數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1%,低於經濟學家們預測的13.7%,創2006年2月以來新低。1-7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4%,低於預測的20.5%.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經濟學家李煒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企業對經濟增長疲軟的預期並未改變,所以仍未開始投資。浙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向路透社表示,「對於一個外向程度很高的經濟體來說,如果人民幣匯率不能靈活調整,宏觀經濟弱勢恐怕會延續更長時間,我們恐怕要做好『1997-2002年重來』的準備。」

7月進出口增速猛降 凸顯內外需不振

繼週四出爐疲軟的中國7月工業數據後,週五(10日)公佈的貿易數據同樣一片慘淡。7月出口增速比6月猛降逾10個百分點,同比增長僅為1.0%,大幅低於路透預測的8.6%。除了今年1月出口受新年影響而出現同比下降0.5%,7月出口增速創2009年12月以來新低。

7月進口同比增長4.7%,低於預期的7.2%,為三個月以來最低。貿易順差較前月收窄,為251.47億美元,為兩個月以來最低。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401億元,遠低於市場預期的7千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的新增中長期貸款僅為920億元。

出口數據說明海外需求不振,其中7月中國對歐盟出口同比下降16.24%,對美國近於零增長。專家表示,歐洲經濟陷入衰退,美國經濟蹣跚,外需難以穩定增長,出口增速或將繼續下滑。

5、6月份貿易數據被人為調整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分析師桑頓(Alistair Thornton)向路透社表示,數據說明中國5、6月出口強勁的表現不正常,7月出口增速出乎意料地急速下滑才是回歸正常水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也認為,看似不錯的5、6月份貿易數據被人為調整,因為接近年中而涉及出口退稅等一些原因,企業往往會加快進出口,認為拉高了5、6月貿易數據。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向《金融時報》表示,「現在的關鍵問題是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跟以貿易加權計算的一攬子貨幣比較)太高。這會抑制出口。」

《金融時報》認為中國政府很難通過匯率來刺激出口,因為一旦北京允許人民幣對美元大幅貶值,很可能引起中美爭執爭端,而且對華貿易是今年11月總統大選的一個重要議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也一再表示自己一當選總統就將宣佈中國為「貨幣操縱國」。

7月新增信貸數據創10個月新低

中國人民銀行週五公佈,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401億元,遠低於市場預期的7千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的新增中長期貸款僅為920億元。業內人士指出,透過7月的信貸數據顯示,企業對經濟前景的預期仍然悲觀,中長期投資意願不強,信貸需求有限。由此看來,經濟增速下滑趨勢將會延續。

路透社表示,信貸數據說明今年以來,中國央行採取兩次降息和兩次降准等一系列舉措,並未能徹底扭轉實體經濟有效需求不足的窘境。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月內二次降息 外媒聚焦中國經濟
數據造假 中國經濟增長大幅減弱
路透:難指望中國拉抬全球經濟
李賢政:驕傲的「中國模式」,觸目心驚的數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