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最美 實現最樂:向未來預借自信(1)

池田貴將

人氣 26
標籤:

第一章 運用「未來記憶」,輕鬆完成該做的事--你的未來記憶值趨近於零嗎?

大多數人,腦海中未來記憶的占比幾乎都低於過去記憶。

尤其是容易感覺到壓力的人,過去記憶幾乎占滿整個腦袋,其次是現在記憶,未來記憶則幾乎趨近於零。

用錯力了? 不是改變行動,而是改變思維

「現在的工作清單上,你還有多少該做卻未完成的事項呢?」

「被延宕的事情是哪些呢?」

面對這個問題,許多人會苦笑著開始列舉自己的「拖延名單」。比方說,早起、打掃,學英文等;工作上的拖延則包括拜訪客戶、開發新客戶…

好不容易訂定了目標,卻總是一再延期未能實踐…妨礙目標達成的狀況中,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拖延」。

透過本書,我衷心希望能協助讀者達成目標。這一章首先要解決的,是大家最煩惱的「拖延」問題,我會介紹「運用未來記憶,立即解決拖延事項」的方法。

對於目前該做的事,明知要採取行動,卻因為慵懶、提不起勁而跑去睡回籠覺,或是以其他理由打混摸魚,不知不覺中就一再拖延。

這種時刻,多數的人事後總會譴責自己。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早上卻起不來。實在太差勁了…」

「明明知道要打掃,卻開始玩起手機,我真是懶惰。」

「明明知道不用功不行,就是提不起勁,我真是無藥可救的傢伙。」

你是否曾產生上述想法?

但是,實際上這並不是「你」的錯。

「因為覺得麻煩,所以欠缺行動力」,你一點都不需要為了這種事而責備自己。

如果缺乏情緒動力,就無法採取實際行動。這並非怠惰,而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也就是說,我們真正應該改變的不是「行動」,而是行動的原動力「情緒」。

不改變你的情緒而意圖改變你的行動,只會導致失敗。只要能夠先改變情緒,行動就出乎意料地簡單。

這就是能夠輕鬆達成目標最初的關鍵。

全力以赴與三心二意的人有什麼不同

一般認為,日常生活瑣事是壓力的來源。但是,未必對每個人都是如此。

我有一位朋友就算只睡三小時也能立刻起床,對她來說,想必早起不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這世上,有以打掃來消除壓力的人;單純因為喜歡讀書,即使出了社會仍然在大學持續進修的也大有人在。

也就是說,對於某些人來說「痛苦」、「麻煩」的事,對別人而言可能會帶來「快樂」或「愉悅」的情緒。

有些人聽到「打掃」,會反射性地產生「真是麻煩」等負面情緒;相反地,有些人對打掃一事則是抱著「能讓人神清氣爽」的正面情感。

但是,請思考一下,其實查遍所有字典,也找不到「打掃」這個詞寫著麻煩或是神清氣爽等意義,不是嗎?

是的。打掃的行為本身既沒有「麻煩」的意義,也不具「開心」的意義。

對「打掃」賦予「麻煩」這個負面意義的,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也就是說,對工作全力以赴者,是因為他們賦予了行動「快樂」、「為了自己」、「開創未來」等含義;反之,那些三心二意的人,多半是因為對目標貼上了「厭惡」、「能不做就不做」等標籤,才會一再拖延。@(待續)

摘編自 《未來記憶成功術:向未來預借自信,輕鬆打造「我做得到」的人生!》 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相關新聞
科學家找到刺激大腦竅門 記憶帽問世有望
適當休息有助記憶 學者肯定
英國首相夫人:911記憶永遠留在心中
記憶力最好的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