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大招風 外資車業成中共官媒新箭靶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2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中國市場開放已20年,在中國嶄露頭角的外國企業最近漸漸發現,中國是一艘由審查、法令組合而成、限制外國企業運作的木筏。外資企業漸漸發現,自己在中國越是有發展,越容易成為被清算的對象。

據彭博社報導,中國共產黨11月結束為期4天的18屆三中全會之後,針對經濟提出「由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政策方向,並列舉了要讓企業公平競爭、消費者自主選擇、完善金融,與健全自由市場化等的事項。

當各界還在懷疑中共當局能否實踐承諾時,外國的汽車製造商12月就開始嘗到苦頭,英國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富士重工旗下的速霸陸(Subaru)、以及奧迪(Audi)就成為國營媒體的最大箭靶,國營媒體指控這些外國車廠的零配件售價「不公平」,車商以高額訂價牟取暴利。

星巴克的前車之鑑

這些汽車製造商還是步上了星巴克(Starbucks)、巴寶麗(Burberry)、高通(Qualcomm)、蘋果(Apple)等其它外資企業的後塵,在中國市場面臨更深的挑戰。

今年稍早,蘋果才成為被中共官媒打壓的對象,官媒批評該公司的客戶服務。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隨後為iPhone在中國的保固及維修政策道歉。

中共官媒中央電視台(CCTV)10月指控星巴克在中國的咖啡售價高於其它地方,還有三星的智慧型手機運作不順暢。據總部在西雅圖的星巴克回應,星巴克咖啡在一地的價格取決於當地市場的成本,包括勞力及店租。三星也就央視的批評道歉,表示將提供免費維修、延長保固期等。

12月,央視將茅頭轉向汽車製造商,指控捷豹路虎、速霸陸、奧迪的零組件售價過高。捷豹路虎在聲明中說,他們遵守中國的法律,並且依市場條件定價。奧迪的北京公關部門主管表示,奧迪的備件依全球統一標準定價。速霸陸在東京的發言人表示,中國零件的售價較高,是因為當地沒有製造工廠。

分析:媒體有針對性的活動

香港大學中國傳媒研究計劃(China Media Project)研究員班志遠(David Bandurski)說:「他們(中共官媒)顯然忽略了許多國內公司的作為,而只盯著西方品牌。這是某種有針對性的活動,但目前不清楚它究竟來自什麼地方。」

中國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DRC,以下簡稱「中國國家發改委」)12月15日在網站上表示,它們將開始監管特定產業的售價,並懲罰違反反壟斷法令的公司,以確保價格穩定。但聲明中並沒有提及哪個產業。

對於針對海外企業的行動,報導中說,中國商務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以及中國國家發改委都沒有回覆傳真或在多次電話訪問中做出評論。

博達克諮詢有限公司(BDA China)駐北京董事長克拉克(Duncan Clark)說:「一旦(外資)公司開始在這裡(中國)出類拔萃、能有巨大收益,他們就會招來監管與競爭。樹大招風,最高的樹會先被砍。」

中國經濟轉型至少等到2020年

中國國家發改委在執行習近平等領導層上個月承諾的經濟願景上扮演核心角色,然而,這個機構也是加緊攻擊外國企業的單位之一。據三中全會的決議,主政者保證放寬海外企業進入從金融、醫療到教育等市場的條件。樂觀者認為,擁抱市場將刺激獲利。

中國在1980年代的鄧小平時代開放國家及私人資本,前總理朱鎔基在1990年代改組了國有工業,而胡錦濤監督政府的直接投資,卻也增長了不良貸款的風險。

曾經任職於國際清算銀行、現任摩根大通駐香港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濱(Haibin Zhu)說,儘管習近平承諾提高市場的作用,但中國經濟轉向恐怕不是短期能辦到的。朱海濱說:「把中國的經濟成長模式從投資導向變為消費導向,恐怕要到2020年。」

中共利用審查扶持本士廠商

總部在聖地牙哥、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晶片製造商高通,11月25日說,他們正因為反壟斷法被中國國發委調查中。高通說他們將配合調查。據精實新聞報導,業內人士認為,中共有可能是為了在4G專利授權費談判中尋求優勢。

一些分析師猜測,來自中共官方的反壟斷調查是為了2014年,4G服務正式推出之前,能夠與高通在授權費談判中占得先機。分析師還表示,中共可能加強扶持本土廠商,從而與高通競爭。今年2月,中國國家發改委曾以操縱價格為由對韓國和台灣6家液晶顯示器廠商處以約5,700萬美元的罰款。

Evercore Partners分析師麥可基尼(Mark McKechnie)分析,中共當局似乎在推動本土科技廠商的發展。當局的相關機構近幾個月花費近30億美元,收購了中國晶片廠商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這兩家公司有技術與高通競爭。

陷入專利權戰爭的還包括奢侈品牌巴寶麗,巴寶麗正在中國尋求保護其格子花紋商標的辦法,從美國到日本,巴寶麗都取得了保護。但總部在倫敦的巴寶麗11月28日表示,當局似乎決定要限制他們的皮件產品商標。

獲利難 明治乳業退出中國

日本乳業大廠明治控股公司(Meiji Holdings Inc)發言人說:「現實是殘酷的,現在很難從這個市場獲利。企業環境已經不同以往了。」明治是被中國國家發改委指控操縱價格的6家嬰兒配方奶粉製造商之一。

明治的嬰兒配方奶粉在日本有1/3的市占率,即便如此大的公司,明治還是感受到在中國經商的艱難。今年10月,在進入中國市場20年後,明治宣布停止在中國銷售嬰兒配方奶。而其它產品將繼續銷售。

明治在中國的銷售,由於2010年日本南部發生口蹄疫而停止成長,中國禁止從日本進口乳製品。日本的農場在消滅口蹄疫之後,許多國家都恢復進口日本產品,然而中國沒有。

明治的銷售掉到只有2009年峰值的1/3,而明治的對手、中國本地的上市公司杭州貝因美集團獲利卻增加了一倍。貝因美也在中國國家發改委的指控名單內,但貝因美卻沒有被罰款,據貝因美表示,那是因為他們「合作調查」。被罰款的公司為總部位於伊利諾州的美赞臣公司(Mead Johnson Nutrition Co.)還有巴黎的達能集團(Danone)。

中國的反壟斷訴訟已經有效地打壓了一些價格。今年7月,雀巢、達能、美贊臣在反壟斷監管單位指控多家外國配方奶粉製造商後,已降價多達20%。另外,葛蘭素史克藥廠(GlaxoSmithKline Plc)也在當局調查藥廠賄賂醫院、醫師、官員等行為後,同意降低售價。英國的葛蘭素發言人表示,他們將完全配合調查,一些員工可能違反了中國法令。

工資高、審查多 投資中國誘因漸失

現在來自監管單位、國營媒體的審查越來越多,對外資來說,這是繼勞工工資上揚之後,又一個讓這個外資投資規模8.2兆美元的經濟體失色的因素。
 
前北京清華大學教授、現任紐約銀冠資產管理公司(Silvercrest Asset Management Group LLC)首席策略師程致宇(Patrick Chovanec)說:「這些很歧視性,而且像是想築起一道牆,把中國經濟與外界隔絕起來的打壓動作與他們(官員)所希望帶領的經濟方向是衝突的。每個外國公司都在想,誰是中國國家發改委或官媒下個洩憤的對象。」

歧視的觀念使來自中國本地公司的競爭更加激烈,所有在中國的44萬6,400家外資經營都更加困難。和當地企業一樣,外資也面臨工資高漲的問題,據中國的官方資料,製造業工人的工資在三年內上漲了49%。

據中國的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估計,2012年因為市場壁壘,如不公平的監管待遇、未能確實保護智慧財產權,以及當局要求的監管報告負擔等,對中國市場的1,700個會員造成至少175億歐元(240億美元)的潛在損失。

美國商務部長普里茨克(Penny Pritzker)表示,美國正在敦促中國給在中國經營的外國公司更公平的待遇。普里茨克在12月20日、一場北京舉行的美中官員對話上,直接地對中共官員提出海外企業在中國面臨的問題。

總部在華盛頓的美中商務理事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10月公布的調查顯示,把中國當成投資首選的企業越來越少,他們指出了工資上漲、來自中國企業的競爭,以及許可證、業務審批流程等困難。

報告提到:「大部份受訪者認為,中國的國營企業比較有利,或者他們可以得到外資公司得不到的優惠待遇。」近乎3/4的受訪者說,他們知道或懷疑中國的民營競爭對手可以得到只給中國公司的好處或補貼。

外資的投訴林林總總,從憂心反壟斷到侵犯版權、進口禁令、高稅率、腐敗行賄指控到被國營媒體攻擊。

布魯塞爾歐洲暨全球經濟研究所(Bruegel)學者馬里尼耶羅(Mario Mariniello)十月出版了一份中國市場競爭的研究,她說:「他們會做一些通常我們在歐美不會做的事情,如設定一些條件,好阻止外國公司變得更有競爭力。」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安可顧問公司(APCO Worldwide Inc.)曾經建議寶鹼公司(P&G Co.)、戴姆勒集團(Daimler AG)旗下的賓士(Mercedes-Benz)說:「從健康醫療、農業、環境清理到銀行、金融等各個領域的現代化需求當然會開放給外國公司,但是僅限於給那些有足夠耐心、毅力,還有對不確定性有鐵胃的公司。」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外資逃離 華爾街與中共「蜜月期」結束
外資逃離越多 被打的「大老虎」將越來越多
外媒聚焦上海自貿區發佈「外資禁止及限制」清單
陳破空:中外資金大捲逃,恐懼習近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