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真仁:從股市談中美經濟發展

人氣 1

【大紀元2013年04月13日訊】最近美國標準普爾500股價指數登上歷史新高,一舉突破金融風暴前2007年10月的高點。雖然考慮了通貨膨脹因素,這並不是實質新高,僅是名目新高。但這仍然算是一個不壞的消息,至少代表美國企業的營運與獲利己經回復,再加上美國房市的回溫,以及勞動巿場緩慢的回穩,美國的經濟在未來的一至兩年將會漸入佳境。

中國經濟呢?中國上海股價指數也曾在2007年10月登上高點,現在呢?現在中國股價指數隻有當時的三分之一。怎麼會這樣?過去這幾年,根據中國的官方數據,中國的GDP成長率是美國的好幾倍,怎麼會美國的股巿已重回之前高點,而中國還遠遠低於其之前的高點呢?原因有下列數點:

第一,中國官方的經濟數據過於美化,真實GDP成長率其實此其所公佈的數字還低。

第二,股市反應的是公司、巿場、經濟的未來,而不是過去,投資人對中國的前景不看好,所以即使過去有高成長也不會反應在股市上。其實投資人的觀點是正確的,中國經濟的未來的確是烏雲密佈。中國的經濟結構已經達到一個極度扭曲的地步。在2008年金融風暴前,中國經濟成長靠的是出口,走的是曰本和亞洲四小龍以前走的模式。

可是正如同曰本在1980年代一樣,出口國的貿易順差的成長會隨著出口金額愈來愈大,而給進口逆差國帶來愈來愈大的壓力,因為逆差代表進口國的需求比其生產還多,也就是要借錢來消費,長期下去會造成國際資本投資消費與儲蓄的失衡,這也使美國和歐洲先後淪陷於債務危機之中。

金融風暴後,中國的出口成長的引擎隨著歐美需求的減緩,而失去了原先的動力,中國政府於是就採用凱因斯經濟學的財政政策,大舉舉債用於投資基礎、交通建設,各地地方政府也大舉經濟剌激及都市化的大旗,強徵農地與民宅,興建了供給遠高於需求的大樓。

中共政府有一個錯誤的想法,都市化是個好事,所以可以儘量地做,投資交通建設也是好事,所以也可以儘量地做。這就像1950年代的大躍進一樣,鍊鋼是好事,就全民上下動員來做。60年過去了,中國政府還是像以前一樣落後無知,學西方的東西只學皮毛,而不想學其精巧細緻的心思和規劃。都市化應該是城市因為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吸引農村人口移入,城市擴展的自然成果,而不是蓋了一堆大樓就期待工作機會將同時被創造而存在下去,就期待自然會有需求來消化這些房子。

除了炒房投機客,有多少勞工能買得起這些昂貴的大廈?所以泡沫破滅是無法避免的。房市的泡沫破滅將會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開發商會因此遭受巨大損失,銀行也無法回收貸款,最後只好由北京政府來收拾殘局。經濟與就業成長也將受到嚴重影響。中國愈是想避免重蹈曰本的覆轍,愈是會落入同樣的命運。

有人會不相信地說:「唱衰中國經濟的人早就在講這一套,房地產還不是好好的?最近這幾個月,房價會再上漲呢!」讓我修改一句俗話來回應這樣的想法:「不是不爆,時候未到。」大家知道美國的房市在2006年開始破滅,然而經濟學家早在2002年就在警告房市泡沫了。並不是2002年的時點是錯的,而是2002年泡沫已經形成,如果早一點爆,損害小一點,愈晚爆,損害愈大。中國房市早在2010年,已有學者專家提出泡沫觀點。從2010年以前,泡沫是愈來愈大。如果我有身在中國房市投資中,這一刻我會乘著噴射客機,逃離中國房市,而且是愈遠愈好。

第三,講到逃離中國房市,很多聰明的投資人已經在這樣做了。這也是為甚麼股市不振的原因之一。中國的資金一直有大量外流的現象。很多都流到美國了。為甚麼?錢應該要流到高經濟成長的國家,怎麼剛好顛倒呢?原因之一是,過去這幾年是中國房市的高點,但卻是美國房市的低點,這樣的流動,是很明智的長期投資。

原因之二是,中國人知道中國的社會前景不明,政府腐敗,因人而治,而不是法治。即使你是首富,一夕之間也有可能身敗名裂,所以你愈有錢就愈能夠把資產轉移到文明法治的國家。把賺來的財富直接間接轉入美國。所以這就是為甚麼美國經濟成長率不高,但股市表現卻遠比中國好的原因。過去如此,現在如此,以後還是會如此。美國就靠著完善正義的制度,吸引世界各國的資金與移民。

有人會不相信地說:「現在每天都有一堆外資在投資中國呀?」是沒錯,外資投資中國是因為他們覺得目前有利可賺,等到那一天,在中國無利可賺了,外國人馬上就會離開這是非不明之地。有志,有遠見,或有條件的中國人都不想留在中國呢,更何況是那些外國人。而留在中國的,卻就是苦哈哈的,被政府所剝削,被制度所制約,整日為五斗米折腰的中國老百姓。
——轉自<<新紀元週刊>>

相關新聞
中國貿易數據持續低迷 全球股市失望震盪
如明年繼續下跌  大陸股市將是百年罕見
中國股市跌至四年最低 今年出口急劇放緩
經濟學家韓志國:中國經濟冬天已至 寒冬未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