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國資委前主任的發言說明了甚麼?

【大紀元2013年09月12日訊】近日,前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達沃斯論壇上關於「打造中國新形象」的討論中表示,政府要有自己的形象,應該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不該管的少管。他的這句話實則意在拋磚引玉,更重要的是為了強調「國有企業搞不好,是因為政府干預太多」,在發言中,他直言不諱的聲稱「政府要放手讓國企自己去闖,企業吸取教訓才會成長得更好」,「政府管的過寬、干預過多,會讓企業無所適從,應讓企業放鬆地在市場上競爭」。

李榮融的這番妙語連珠似乎讓連日來民眾對頻頻曝光的國企高管貪腐行為的仇視和憤怒起到了一種宣洩作用。很多人對這位國資委前任領導當眾斥責政府的言論褒獎不已,認為終於有人敢公開挑戰權威,為事實發聲了。然而大家有所不知的是,這種「小罵大幫忙」的伎倆實際上是官方一遇到難以抑制的民怨就拿出來平息眾怒的慣用手法;就像兒子在外干了壞事,老子出面當眾責罵兒子,演出一場兒子備受訓斥和羞辱的鬧劇,隨著被害者心中的怨氣和憤怒逐漸消散,兒子所犯下的惡事也就不了了之。儘管官員和政府的關係並非有如父子,但這種袒護的手法與中共慣用的伎倆可以說是如出一轍。

仔細斟酌李主任那句「國有企業搞不好,是因為政府干預太多」就不難發現,國企今天所「造就」的一切亂象都與政府有著不可脫離的關係。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政府與國企的位置擺放並非如李主任所言,是原本不相干、沒有交集的個體,只不過無意間涉足和打擾;事實上,它們原本就是唇齒相依的一家人,通過互相關照,共同實現謀利大業,二者之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事實上,政府對國企,用「干預」一詞,實在是顯得太過謙虛,太過生分。而「干預太多,導致國企不好」的邏輯更是將「政府變民資為私利」的長期陰謀說成了因能力不濟、管理不善而導致的一時錯落和過失。從這點就足以看出,政府的那些官員均是一些善於詭辯和推卸責任的高手。

縱觀中國,國企的衍生、存在和發展從中共建政至今就不是為了成就事業、繁榮經濟、造福民生,而是政府實現自身利益的一個隨時待命的契機和永遠也不會關閉的窗口。中國的一切資源,大至山川河流、小到一處礦產、一塊田地,都被政府牢牢掌握。而要想讓這些百姓賴以生存、國家不能遺失的珍貴資源變成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又能順利的滑入政府官員的腰包和口袋,就必須得找到一種冠冕堂皇的方式和途徑來操作和實現。於是,國有企業就這樣順理成章的成為一個可供官方吸金且再合適不過的媒介和實體。當然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在政府將國家資源當成自家所有的前提下進行的,因為只有變賣自家產業,才能實至名歸的拿到屬於自己的收益。

放眼當下,從國企收受好處的官員,有哪一個不是這樣想的;國企中或貪污或光明正大拿福利吃空餉的高管,又有誰不是這般自以為是的?只不過,人們普遍認知的事實卻與他們一廂情願的想法相差萬里。眾所周知,自然資源是賦予整個人類的,國家的資源是賦予在其境內生存的每一個居民的。而官員的義務和責任只在於分配和協調,使百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而不是如流氓、強盜一般,霸佔他人的所有權,變賣他人的物產為自己謀利。中共官員如此罔顧事實、一意孤行,其結果只能造成生靈塗炭,將百姓推進水生火熱之中。我們僅從國企不斷虧空、入不敷出的經營慘狀以及企業中除了高管、關係戶,其餘都在勉強餬口的貧富懸殊狀況就可以明白,國企的存在絕不是為了實現所謂的「國強民富」,而只是政府撈錢的幌子和工具而已。

有意思的是,那位國資委主任仍在掩耳盜鈴的聲稱「政府要放手讓國企自己去闖,應讓企業放鬆地在市場上競爭」,而網友卻一針見血的回應道,「如果政府真的放手,國企就會立即關門倒閉」,「政府不干預,國企就真的完了」。由此可見,國企和政府間「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關係是眾人皆知的。或許國企的名存實亡,外強中乾早已無法掩蓋自身毫無生機的孱弱和病態,或許疲憊不堪的國企也已無力支撐,只待獨裁解體,自身能壽終正寢的那一天。

相關新聞
五嶽散人:壟斷有理?
【新紀元】希臘悲劇啟示錄
達沃斯論壇 聚焦中共海外投資負面形象
何清漣:中國海外投資為何飽受詬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