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古詩逸事:一節一節

楊遇春在陝甘總督任上,恪守清廉,政績顯著。這年重陽節,他率文武官員去大雁塔,與當地百姓一道賞菊登高。

從塔上下來後,楊遇春見寺中住持已備好文房四寶。按例,重陽登塔的名人要留詩為念。住持恭請楊遇春首先題寫,然後,再由巡撫以下官員續和詩。

楊遇春並不推辭,端起酒杯喝了一口,便手執毛筆寫道:

一節一節非等閒,

眾人看了頓覺愕然,只有主持覺得這個「節」字,當是指雁塔的「層」。只見楊遇春一氣呵成,又寫下:

好似尉遲敬德鞭;

匝地狂風吹不倒,

漫天紅日曬不蔫(即曬不乾、曬不縮之意)。

眾官員雖覺過於俚俗,但還是連聲叫好。原因可想而知:唯恐上司見怪。倒是住持頗有見地,說楊遇春所作之詩可謂「當行本色」。把大雁塔比作尉遲敬德的鋼鞭,也只有楊遇春這樣久經征戰的武將才想得出「曬不蔫」之語,更是地道的方言。這正是「詩有別材,非關書也!」@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