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丐幫」:幫主為利砸斷幼童腿餵安眠藥

人氣 132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3月19日訊】在中國,在中共人人向錢看的意識宣傳下,道德驚人的下滑。近日,媒體曝光有東莞「丐幫」幫主為利,砸斷幼童腿餵安眠藥的殘忍內幕。3月13日鳳凰衛視報導稱,在東莞專門以乞討謀生的約有3000餘人,這些職業化乞丐往往是殘暴使小孩、老人致殘,怕孩子報警,會給大一點的孩子吃強力安眠藥。沒有利用價值時,這些孩子、老人會就被扔掉。

盧劍秋失蹤10年 深陷丐幫

廣西梧州人盧劍秋失蹤10年,如果還活著,今年已經35歲了,已被人弄殘成了乞丐。2000年,盧劍秋跟叔公一起在東莞市石排鎮打工,一天下班後,他去與女朋友約會,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盧劍秋的堂姐盧小燕一直在東莞市東坑鎮打工。2010年9月一天傍晚7點多鐘,盧小燕下班後到鎮上最繁華的地段逛街,走到一條僻靜馬路時,意外聽到有人喊她的小名。她四處沒看到人,只有垃圾筒旁邊跪坐著一個乞丐。那乞丐又叫盧小燕的小名,還說出她爸的名字。盧小燕問你是誰啊?他說是三弟盧劍秋,就掉眼淚了。盧小燕認出他正是失蹤了十年的堂弟。

盧小燕稱,盧劍秋頭髮很長很亂,穿的衣服很破爛,很髒,有一邊手、胳膊都沒了,雙腳自膝蓋處被截斷,坐在一個擱著木板,帶著輪子的小推車上。

盧劍秋:與人撞了一下 醒來就已殘廢了

盧劍秋說,十年前他坐車下車走沒多遠,就跟一個人撞了一下,然後就甚麼都不知道,醒來時發現雙腳和右手都沒了,好痛,有人來幫他換藥。他在漆黑的屋子裡被關了將近一年,傷口癒合了,就被帶到街上討錢。

盧小燕順著盧劍秋的視線,注意到附近停留一輛殘舊中巴車,兩名手腳正常的男子正不斷將類似於堂弟這種殘缺者,搬卸到地上。盧劍秋讓盧小燕走近點,要不時往盤子裡放點零錢,掩護盧劍秋繼續講。

盧劍秋告訴她,他每天有固定的乞討任務,如果討不到額定的錢,會被馬仔抽打,並且不給飯吃。很快,中巴車那邊那兩名男子發現了異常,迅速過來很凶打斷了他們的對話,對盧劍秋又打又罵,盧劍秋就被他們抬走了。

親人幾年尋找盧劍秋無果

盧小燕給老家打電話,告訴了盧劍秋的情況。盧劍秋的大哥盧柱東當晚就開車趕到東莞,第二天盧劍秋的家人從廣西梧州分乘五輛車趕到東莞,開始尋找盧劍秋。

他們在東莞各個鎮區間跟蹤盯梢那些殘疾乞丐,經常盯住一個乞丐就是一天,希望能找到他們歇腳的地方。

他們發現這些乞丐有很多共同點,相似的殘疾,相似的輪滑木板,相似的管理模式。丐幫有專門收乞丐錢的人。

這些乞丐有的沒有一個腳,有的兩個腳都沒有,有的手腳都沒有。大多數殘疾乞丐,都有專門的幫派人員管理,隨著人流變化,殘疾乞丐不時會被調整位置。

每天清早載滿乞丐的中巴車,沿著固定路線將殘疾乞丐逐一卸下,在東莞各鎮區安排乞討。在某些節目展會上,會將大撥乞丐運去。中巴車玻璃貼著很黑的膜,隱約看到裡面分兩層,好像拉豬的那種車。

幾年尋找,他們都沒有找到盧劍秋。盧柱東還印發了很多弟弟的照片,但盧劍秋如同人間蒸發了,再也沒有出現過。

好孩子也給搞成殘疾 越慘越值錢

一位名叫王秀勇的殘疾老人曾在東莞街頭賣藝時,混跡過「丐幫」。王秀勇說東莞周邊很多丐幫專門操縱殘疾人和兒童進行乞討。

嚴重的東莞丐幫都來自於同一個地方,八成為河南周口、駐馬店、信陽一帶。他們開始時是每年用三、四千塊錢,租下家鄉的殘疾兒童。後來因為這個利太大了,又上外界收,有的甚至是偷來的,騙來的、搶來的。只要是殘疾的,越殘疾越值錢。用丐幫的行話說,他相長的越慘、越醜,他越能來錢。

王秀勇稱,幫主為了利潤,好孩子也給搞成殘疾。有的硬用磚頭、木板把一兩歲小孩的腿給敲斷,流膿感染了不給治,慢慢這個腿就爛掉了,越慘他越賺錢。

丐幫的規律是,丐幫打手早上五點多種,就把這些殘疾孩子放在早市門口,買菜的人多,經常會有不錯的收入。中午則把他們安置在工廠、工業園區門口,等工人下班出來,會有人給孩子施捨。下午五六點鐘,孩子們又被放到各個夜市入口,一直到半夜一輛點鐘才收工。

給童丐吃強力安眠藥 不行了就扔掉

王秀勇稱,七八歲、五六歲的乞丐,幫主怕他們跑、藏錢、往家裏通風報信、報警,就給吃藥不讓說話。小一點的給吃強力安眠藥,讓他昏昏沉沉睡幾個小時,他在那討錢。等小孩醒來時再給吃安眠藥,這樣的小孩壽命都很短,有的一看不行了,就把這個小乞丐活活扔了,誰看到誰也不敢撿。

有的小孩病得很嚴重,幫主捨不得花錢給他看,越慘他放那兒錢賺得越多。這個孩子快要斷氣了,就被扔在綠化帶、江邊。

丐幫大幫主有五六個打手,能控制十五六個孩子,小幫主也能控制十個左右的孩子,對於這些孩子的管理非常嚴格,體罰挨打是家常便飯,下手非常狠。

(責任編輯:李文慧)

相關新聞
家貧“出租”子女  乞丐幫主大發橫財
中國丐幫大馬行乞  所得驚人
下崗十幾年 遼寧逾20萬工人成「丐幫」
山東「文明村」書記逼殘疾村民成乞丐慘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