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渝川:誰讓掛號成為了一場折磨?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1月21日訊】《人民日報》1月19日刊出題為《掛號,是一場折磨》的報導。報導披露了兩起個例,反映各大醫院的專家號「一號難求」,掛號的過程艱難曲折。報導稱,一位上班族為了給眼睛出了問題的姥爺掛號,頭天下午四點就趕到同仁醫院掛號大廳,陸續遇到過來找茬的號販子,最終在全家出動、全力配合下,才掛到了第二天的號。另一名患者凌晨4點到積水潭醫院為出生不久的孩子掛號,掛號大廳很小,人們大多排在外面,在冬日的早晨熬過3個半小時後,終於掛上了號。

報導援引了為姥爺掛號的上班族的感慨原話,「現在醫療資源緊缺,給了號販子生存空間」。這番話有其道理,醫療資源特別是優質醫療資源的緊缺,是造成看病難、掛號難的根本原因。優質醫療資源分佈不均,不僅首都北京與其他大城市,大城市與中小城市,城市與農村之間存在失衡,而且就連在北京當地,即便沒有外地入京看病的需求分走訂單,為市民所信賴的優質醫療資源也同樣稀缺。

解決基於醫療資源不足所造成的看病難問題,當然不能一蹴而就。但加大醫療資源投入喊了這麼多年,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也在持續切實投入,不足、稀缺的局面卻似乎絲毫沒有得到緩解。主管部門究竟有沒有對各地、不同規模的城市及農村地區的居民健康狀況、醫療需求,進行一番深入細緻的摸排,做到心中有數,並根據人口老齡化態勢預估未來一段時期內的需求增長?

要較為徹底的解決看病難問題,究竟需要投入多少、多久,新建、新配備多少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此外,各方面原因加劇醫患關係緊張而致使願意選擇從醫的人數不斷減少,讓新增新配備醫護人員變得更為困難,怎樣才能走出這種的困局……這些都需要醫療衛生主管部門給出解答。

解決看病難,緩解掛號難,治本不容易,但治標總該是相對可行和容易的。就拿《人民日報》這篇報導裡提到的個例來說,同仁醫院在北京乃至全國名氣很大,優質號源供不應求,患者或患者親屬甚至需要提前一天排隊,這並不奇怪。但同仁、協和等醫院的號販子為患已久,甚至猖獗到威脅正常排隊掛號者,以實現其變相壟斷優質號源並加價出售的目的,足證院方對院區及掛號秩序管理的鬆散,以及當地衛生主管部門、公安機關的行動不力。一家醫院特別是具有全國知名度的三甲大醫院,不能管住號販子,也未見當地的主管和執法部門積極履職維護正常秩序,這就屬於典型的不作為,進一步加劇了看病難、掛號難。

而在積水潭醫院出現的情況,同樣讓人啼笑皆非。這樣一家醫院的掛號大廳較小,掛號排隊者不得不排到室外,嚴冬忍受低溫,酷暑承受暴曬,有病加重三分,沒病也得憋出病來。為什麼不能應患者的需要,擴建掛號大廳,或者在北京的每個區建立起聯網掛號的網點?從某種意義上講,《人民日報》報導中所說的「掛號,是一場折磨」,這裡提到的「折磨」主要來源於極其惡劣的掛號環境,衛生主管部門和醫院管理者對患者及其家屬的感受不聞不問,沒有採取有效行動來緩解本可以緩解的問題。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廣州病人求診排隊等兩年半
海外華人飽受看病難困擾
偏鄉看病難  醫療車溫馨接送
兒童頭懸三大難關  大陸成看病難重災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