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遠:華裔女生出走事件的思考

張致遠

人氣 1

【大紀元2015年06月13日訊】

亞凱迪亞警方上週六晚發布消息,請公眾協助尋找一名失蹤的16歲華裔女生。據其父母消息,女孩因受不了學校和考試壓力而出走。引發華裔社區關注,熱心人紛紛在社交媒體發布消息,希望女孩早日回家。幸運的是,週二,女孩主動與家人聯繫,已平安回到家中。

就在大家都舒了一口氣的時候,媒體又報導一名5月剛從南加大(USC)畢業的華裔學生,日前疑因壓力過大,在蒙特利公園市舉槍自殺。不禁令人扼腕嘆息,何以至此。

與中國高考的一考訂終身不同,美國的教育制度非常有彈性,被稱為「美國高考」SAT一年考三次,這次考不好,還可以再考,而且 SAT的分數也只是申請大學的必要條件之一。其實如果今年未能申請到好的學校,完全可以努力一年,下年度再次申請。

其實更應該關注的是學生或家長是如何形成功利性的教育觀的,華人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容易導致在學業、工作上對孩子有更高的期望,在美國甚至出現「中國虎媽」的名詞,在美國高中校園里,「中國虎媽」是管束嚴厲的代名詞;在南加房產商眼中,「中國虎媽」是為了未上學的孩子讀大學而買豪宅的焦慮者……。「中國虎媽」最大的共性還有愛攀比,經常的口頭語是「你看別人家的孩子誰誰誰,哪哪比你好。」

很多華人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就是上名校,上名校的目的就是獲得好工作,然後獲得別人眼中的成功,給自己和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而傳統文化認為教育的目的是: 「傳道、授業、解惑」,除了教授必要的技能之外,更多是讓人學會為人之道,立身之學,所以教育的旨歸,在於個性品行、德行偏差的糾正,體現在能使受教育者氣質發生變化,所謂的「懦夫立、頑夫廉」。應用恰當的方式孩子認識到並改正自己的缺點,讓孩子的優點進一步發揚,正所謂「教者,長善而救其失」。

任何精神或物質上的建樹都離不開健全的人格。翻開哈佛大學「校方報告」中「附加的個性評價(additional general ratings)」所涉及的15個方面,可以發現,哈佛關注的這些東西:好奇心(或求知欲)、創造性(或創造力)、學業成績、學業前景、領導能力、責任感、自信心、為人的熱忱、幽默感、關心他人、活力、成熟、主動性、對挫折的反應、受老師們的重視程度,大多與人的品行、人格有關,可以說中西方教育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論語》有語:「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或許形象的反映出這種變化,真正教育的目的應該是為了建樹充實的心靈,達到自我的建立和道德提升。而那種為人之學又是甚麼呢,就是把知識當成工具,單純作為一種技能來謀一份職業,用知識和學問來取悅他人或炫耀於人,在社會上為自己物質利益。在這種心態下,持續提升自己品行和修養的教育變成了追求功利性目標的工具,持續的擔憂和期望容易形成廣泛的焦慮。一旦目標沒達到,沒控制好情緒,就容易導致悲劇的發生。

常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但很多時候人們容易對教育這一系統工程的複雜性估計不足,出於各類功利原因,逐漸的把孩子的好奇心和對新事物的渴望轉化為對名次、大學、就業等外部動機,同樣的學習,讓孩子走的掙扎而痛苦。上學時,忘記了學習的原動機——好奇心和對外部世界的渴望;工作後,忘記了工作的原動機——自我完善的認可。活在別人的眼光和期望中,內心敏感而脆弱。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學習本身就是簡單快樂的,回想孩子蹣跚學步時對外部的新奇,或許應該做的就是順應孩子求知的天性,讓他們為自己的好奇而學、為興趣而學。實質上無論成績好壞,有沒有好工作,都不妨礙養成健全人格,成就幸福生活。每個孩子都是種子,每個人的花期都不同。有的花起初就燦爛綻放;有的花則需要漫長等待。不要看自己的那顆還沒動靜就著急,給孩子壓力;而要細心呵護慢慢長大,陪孩子沐浴陽光風雨,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那顆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可能會是一顆參天大樹。◇

責任編輯:張頓

相關新聞
製造最省油車  多大華裔女生獲獎
紐約華裔留遺書出走 17歲妹妹不放棄尋找
美華裔女生15年前謀殺案 下週終開庭
美華裔女生被7所名校錄取 選擇就讀MIT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