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內大陸銀行儲戶46億存款失蹤

人氣 384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06月24日訊】有大陸媒體日前曝光近一年半來大陸銀行有18起存款失蹤,涉及金額46億元(人民幣,下同),涉及多家銀行和多個省份。銀行方面稱是儲戶受騙,而有專業人員認為每個案例情況不同大多都是在銀行內發生的,銀行負有責任。

據《中國經濟週刊》報導,近一年半來山西、杭州、河北、浙江等地發生多起儲戶存款消失事件,涉及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杭州聯合銀行等多家銀行,河北、浙江、廣東、河南、湖南、四川等多個省份,總金額高達46億元。因為中國民眾有把錢存在銀行的習慣,存款丟失的新聞屢次被曝光後,民眾開始對銀行的信任產生懷疑。

一些專家指出,多起案件暴露出商業銀行內控存在巨大隱患,亟待治理。而銀行方面則稱基本不存在存款丟失的事情,絕大多數是儲戶被不法份子騙了。

今年5月15日,有媒體報導稱「河北女老闆1080萬工行存款僅剩124元」。隨後,河北省有幾十名工商銀行儲戶向媒體表示,他們在中國工商銀行石家莊建南支行的存款莫名「失蹤」,初步統計,涉及金額達數千萬元人民幣。

該女老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2014年初開始,這家工商銀行營業網點(建南支行)的一名負責人梁某就開始向我推薦,說是工商銀行有一項高息攬儲業務,一年的定期存款可以拿到10%的年息。我根本沒有意向存款,但梁某不僅三番五次地勸說,還給我的公司介紹客戶。」經不起梁某的軟磨硬泡,考慮到對方是工行正式員工的身份,王麗最終同意辦理這項業務。今年5月7日,她來到工行查詢,才發現自己辦理的U盾是假的,而自己的千萬存款也僅剩百元。

在銀行方面看來,類似案件屬於「儲戶被騙」而不是「存款失蹤」,是不法人員利用銀行的信譽做了違法的事情。

但很多「被騙」儲戶都表示相關事件發生在銀行辦公場所,不能稱之為「被不法份子騙」。

今年4月,多位北京市民稱他們在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市通州支行次渠分理處客戶經理李某處購買理財產品,產品到期後本金與收益均未兌現,共涉及17人2248萬元。客戶張先生稱,每次購買理財產品都是在農行次渠分理處理財辦公室內,並有銀行其他工作人員在場。

對於很多存款糾紛事件在當初辦理的時候是發生在銀行辦公區內,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助理總經理、中關村支行行長丁遂對陸媒記者表示:「對來銀行辦業務的民眾來說,他們沒有辦法分辨客戶經理在銀行辦公場所裡是代表銀行還是別的,因為他代表的是對公的形象。在銀行辦公場所內,因為銀行工作人員不自律而發生各種各樣問題的關鍵核心,就是銀行的風險管控沒有達標,人員管理混亂。」

有專家表示銀行職員應在銀行授予的工作職責範圍內從事銀行業務,並且必須在銀行營業大廳和辦公室完成,如果一個職員能從客戶手中騙取數十億元資金,銀行竟毫無察覺,銀行應有的內控可謂「失控」。

這些丟了的存款能否索賠追回?在今年年初某媒體的報導中,一位律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實的情況是『幾乎不可能』」。一時間,「存款丟了索賠幾乎不可能」充斥網絡,引起躁動,至今仍然被廣泛引用。

有相關專業人士表示對方的說辭是「聳人聽聞」,因為銀行存款糾紛情況十分複雜,有些是銀行擔責任,有些是儲戶擔責任,每一個案例都要根據證據來分析,不能簡單一概而論,造成公眾恐慌。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表示,倘若是銀行的在職員工和儲戶簽訂合同,這種情況銀行肯定是要買單的。在勞動合同關係存續期間,如果由於行為人在銀行工作時間、工作範圍之內,以銀行工作人員的身份和消費者簽訂的合同,原則上就視為銀行的攬儲行為,銀行應該還本付息。「舉證責任方銀行要想免責,就要自證清白,證明該員工的攬儲行為是個人行為。」劉俊海說。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建行3億存款失蹤 曝出一特大金融詐騙案
浙多家銀行儲戶存款失蹤 被指「貼息」違規
上海七寶工商銀行與新華人壽保險騙保
取款機前大排長龍 希臘銀行下週恐關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