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永續農場 滿滿環保愛心

——專訪永續農業專家約翰

人氣 46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08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欣怡堪培拉採訪報導)很難想像有75種不同果樹的家會是甚麼樣——四季的鮮花盛開,空氣中瀰漫著花香,蜜蜂在花枝葉間忙碌。我有幸遇到了這家的主人,永續農業專家約翰(John Champagne)。當時約翰正在去印度尼西亞講授永續農業(Permaculture)課程的路上,中轉堪培拉做短暫停留。

古銅色的皮膚,頭戴氈帽,腳上穿著安全靴,脖子上繫著淺綠色的小圍巾,坐在沙發上的約翰,與我印象中農場主的形象比起來斯文很多。當聽到他不僅去東南亞講授課程,甚至還遠道去倫敦授課時,我不禁咋舌,看來澳洲的永續農業真是在世界前沿了。

永續農業起源於澳洲,又稱為永恆農業或樸門農業。上世紀70年代末,澳洲生態學家莫利迅(Bill Mollision)和他的學生David Holmgren創立了永續農業。如今永續農業的理念早已不局限於農業,擴展成為一種關注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理念。截止目前為止,全世界約有上百萬人參加了永續農業的培訓課程。應用永續農業可以非常靈活,場所可以從自家的後院到大規模的農場,所以約翰告訴我很難估計在澳洲永續農業的規模到底有多大。

約翰的農家小院。(李欣怡/大紀元)

當我問及約翰最初從事永續農業的原因時,約翰簡單介紹了自己的人生經歷。約翰原來在墨爾本經營園林生意,平時和太太都愛看有機花園(Organic garden)這本雜誌。1992年約翰學習了永續農業的課程,一下子感覺到這就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於是和太太帶著四個孩子搬進了離Bega不遠的農場。約翰的農場佔地11英畝(約4.5萬平米)。約翰對農場的種植和經營嚴格地按照永續農業的理念來打理,儘可能地減少自家生活對周圍環境的干擾。

約翰認為,長期以來人們沒有很好地照顧自然環境,更多的是一味地索取。在自家農場中,約翰不用化肥和農藥,而是用人和牲畜的糞便來漚肥,用養雞和養鴨來對付一些害蟲。約翰很早就在農場內安裝了太陽能板,利用太陽能來照明和提供熱水。冬季取暖用的則是農場內的樹枝和木頭。

約翰夫婦如今共有五個孩子,因為在農場中長大,所以都意識不到自家的生活方式和別人的不同,他們認為漚肥、不用農藥等都是很自然的事情。直到離開農場去外面上大學時,他們才意識到,實際上絕大多數人都使用除草劑和化肥,很少人漚肥。

如今孩子們都在外面工作或學習,只有約翰夫婦仍繼續經營農場。在約翰看來,人們平時購買不需要的東西,也是對環境不夠愛護的表現,因為一切商品的製作都需要能源。當提到堪培拉的食品供應情況時,約翰認為,高品質的農副產品對堪培拉人是有吸引力的。堪培拉人的普遍受教育程度和收入都比較高,不僅容易理解環境可持續發展理念,也願意花費稍多一點的錢購買有機食品。同時約翰也想提醒人們平時應多考慮一點環境,儘量減少自己對自然界的干擾是非常重要的。

約翰從事了15年的永續農業培訓工作,東南亞是約翰常去授課的地方。在從事培訓之餘,約翰還為自家農場附近的居民提供規劃永續式花園或農場的諮詢服務。永續式花園或農場的好處是低能耗的良性運行。

我好奇地問,泰國是農業大國,尤其以稻米出名,怎麼還會需要這方面的培訓。約翰解釋道:由於五六十年代的綠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化肥的廣泛使用令泰國的土壤退化,環境受到大面積的不良影響。我後來查了一下:「綠色革命」是指20世紀60年代一些發達國家將高產谷物品種和農業技術推廣到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份地區,幫助提高糧食產量的一項技術改革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現化肥和農藥的大量使用導致土壤退化。90年代初,又發現其高產谷物中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很低,因此會削弱人們抵禦傳染病和從事體力勞動的能力。

舊車胎用於水土保持。(李欣怡/大紀元)
葡萄柚掛滿枝頭。(李欣怡/大紀元)

後記:後來週末去海邊時,我特意繞道去看了約翰的農場。很遺憾,這次約翰是到倫敦授課去了,不在家。約翰的一位家人帶著我在農場轉了轉,簡單介紹了一下。說來慚愧,沒有農場運作的基本常識,我只是聽懂了個大概。俗話說的好:「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第一次看到葡萄柚樹(grapefruit),第一次看把舊車胎用於水土保持,第一次看到西人農場的房子這麼像中國的農家小院,可謂是不虛此行了。

(約翰介紹農場和永續農業的網站是http://permaculturedesign.com.au)

責任編輯:堯寧

相關新聞
環保新概念 少燒金多愛心
水耕愛心農場   綠能又環保
禮盒包裝要環保 愛心加倍過中秋
澳律法部長擬改革環保法 阻環保人士抗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