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早年10月31日頒獎 是為向蔣介石祝壽

人氣 1762

【大紀元2016年11月26日訊】第53屆金馬獎11月26日登場,兩岸三地電影人、眾星雲集聚台北,但你可能不知道,早年「金馬獎」固定在10月31日頒獎,香港電影公司影星組團來台參加典禮之外,更重要的是向中華民國先總統蔣中正(蔣介石)祝壽,因為10月31日是蔣公誕辰紀念日

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是政府為了促進國片製作與肯定優秀影人而舉辦的獎勵競賽,金馬之名取自金門與馬祖兩地名的字首,用以象徵「效法金門、馬祖的克難奮鬥精神」,也符合全球主要影展皆以「金字招牌」為號召的潮流。第一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特地選在先總統蔣中正七秩晉六華誕正日(1962年10月31日)隆重舉行。

最早的金馬獎

據中央社報導,金馬獎是全球第一個華語電影獎項,但最早出現「金馬獎」卻是台語片影展。台語電影在1957年正值興盛時期,當時的徵信新聞社(中國時報前身)舉辦第1屆台語片電影展覽會,又稱台語片影展,於11月30日在台北市國際學舍(位於現大安森林公園信義路上)舉行頒獎典禮,由徵信新聞社社長余紀忠主持;當時有32部電影參與角逐,仿效美國奧斯卡金像獎頒獎模式,其中有專業評審選定的「金馬獎」11項,還有觀眾票選的「銀星獎」10名,這是「金馬獎」之名首次出現,不過台語片影展只舉辦一屆就停辦。

民國53(1964)年4月1日,美國新聞總署署長羅文(Carl T. Rowan) 訪華,沈劍虹局長前往送機。
民國53(1964)年4月1日,美國新聞總署署長羅文(Carl T. Rowan)訪華,沈劍虹局長前往送機。

讓金馬奔騰的推手

一講到金馬獎,電影界都知道是資深影人龔弘在新聞局副局長任內辦起來的,但事實上讓金馬奔騰的幕後推手是前新聞局長沈劍虹。因為當年電懋、邵氏等大型電影公司在香港發展,無論演員、技術都趨成熟,產量也多,反觀台灣電影士氣低落,沈劍虹希望台灣電影人能效法金門、馬祖兩外島的國軍精神,而指派電影界出身的龔弘舉辦了首屆「金馬獎」,為台灣電影製片開創一個新局面,現在「金馬獎」已轉由民間舉辦,在華語電影的影響力有目共睹。

不過,沈劍虹生前曾感歎地表示:「時至今日,還有多少人記得『金馬』二字指的不是金做的馬?」而是希望電影界以金門、馬祖精神拍片,不要圖功利而追求「金馬」。

第一屆金馬獎在戲院頒獎

第53屆金馬獎頒獎典禮26日於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但第一屆金馬獎在哪頒獎?金馬獎鼓勵電影界,當然是在電影院頒獎。1962年10月31日第一屆金馬獎在「國光戲院」頒獎,也就是現在的「國軍文藝中心」。由「星星月亮太陽」尤敏獲最佳女主角,「手槍」王引獲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陶秦「千嬌百媚」、最佳男配角矮仔財「宜室宜家」、最佳女配角唐寶雲「颱風」,最佳劇情片也頒給「星星月亮太陽」,由行政院副院長王雲五頒獎。

早年的金馬獎並無入圍名單,得獎者也是提前公布,所有的得獎者都是排排站的由長官頒獎。直到1978年時任新聞局代理局長的宋楚瑜徵詢影壇人士意見,決定仿效奧斯卡金像獎實施兩階段評審制度,才開始有入圍名單。當年的頒獎典禮也都選在10月30日或31日於台北市中山堂舉辦,藉以向前總統蔣中正祝壽。

由於早期中國大陸和香港並未設置類似的電影競賽,金馬獎因此受到台灣和香港電影從業人員格外的重視,成為華語電影界最受矚目的電影盛會

金馬獎首次頒發演員特別獎原因是……

第二屆金馬獎令人期待,雖然影帝唐菁「黑夜到黎明」、影后樂蒂「梁山伯與祝英台」都未來台出席頒獎,但反串梁山伯的女演員凌波來台形成一股「凌波旋風」,成為當屆金馬獎焦點,更勝影帝、影后。

1963年香港邵氏電影公司出品,李翰祥導演,凌波與樂蒂合演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台灣創下連映兩個多月、超過72萬觀影人次、8百多萬元(新台幣,以下同)票房的空前紀錄。當凌波確定參加香港邵氏公司代表團來台參加金馬獎相關活動時,影迷們滿心期待,政府相關單位嚴陣以待。10月30日凌波搭乘國泰班機飛抵台北松山機場,台北市萬人空巷迎接「梁兄哥」凌波。香港「工商日報」對此一現象感到不解,給當時的台北市取了一個名號「狂人城」。

凌波反串梁兄哥風靡全台,卻無緣金馬影帝、影后,因為凌波在「梁山伯與祝英台」飾演男主角,而女扮男裝,要頒給男主角獎還是女主角獎又有討論爭議,所以主辦單位最後決定史無前例的頒給凌波一個「演員特別獎」。第二屆金馬獎也由凌波和最佳男配角馬驥代表致謝詞。

六十七(1978)年度優良國語影片「金馬獎」頒獎典禮,三十日 晚上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由行政院新聞局局長丁懋時 主持。獲獎的最佳導演李行(中)、最佳女主角恬妞( 左二)、最佳女配角歸亞蕾(右二)、最佳男配角谷名 倫(左)、最佳童星黃一龍(前左)和演技優良特別獎 童星歐帝(前右)。( 中央社檔按照片)
六十七(1978)年度優良國語影片「金馬獎」頒獎典禮,三十日晚上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由行政院新聞局局長丁懋時主持。獲獎的最佳導演李行(中)、最佳女主角恬妞(左二)、最佳女配角歸亞蕾(右二)、最佳男配角谷名倫(左)、最佳童星黃一龍(前左)和演技優良特別獎童星歐帝(前右)。(中央社檔按照片)

金馬獎不是金的馬 獎金給多少?

「金馬獎不是金的馬」,金馬獎的精神在於開創新局,而不為圖功利追求「金馬」,但除了榮譽和獎座,到底金馬獎的獎金是多少呢?

第53屆金馬獎官網公布的競賽規章,最佳劇情片獎金50萬元。最佳男、女主角和導演等個人獎項獎金10萬元。

根據資料記載,第一屆和第二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只頒大型金馬獎座,而無獎金。最佳男、女主角和導演等個人獎項獎金4萬元。1962年即民國50年代,當時一碗陽春麵2元、一瓶黑松汽水2元,公務員月薪700元,當時的金馬獎獎金和現在比較起來還蠻豐厚的。

不過,金馬獎在華語電影奠立的尊崇地位,已不是以獎金可計算,入圍和得獎都是極高榮譽的肯定。#

責任編輯:鍾元

 

相關新聞
《營業中》番外篇兌現承諾 姚元浩等3夥伴出任務
樂團主唱Matzka首錄實境  當村長參與村民生活
視網膜不解「為何轉戰網路」 胡瓜:就是圓夢
陳柏霖曝愛犬爆肥5公斤 荒野求生想找具俊曄作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