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有報

勸人忌色 冒起宗榜花折桂

(fotolia)

孔子在注釋《易經》的時候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善之人,所得善報自己受用不完,餘慶會遺留給子孫;反之,積不善之人的餘惡也會殃及後代。茲選取了古籍中的數則故事譯文,希望能夠對讀者有所啟示。

冒起宗榜花折桂

明朝冒起宗,從小就誠心誠意地誦讀《太上感應篇》。戊午年進了考場參加鄉試,感覺昏昏的就像做夢一樣,覺得有神人幫助作文。得領鄉薦名額,但會試沒有考中。回家後,發願為感應篇添註解。考慮到貪淫好色,很損陰德,所以在「見他色美」一條,列舉了很多報應事例。當時協助抄寫的是南昌羅憲嶽。辛酉年,羅考入縣學生。戊辰年正月,羅夢見三位神仙,當中是白髮黃衣老翁,左右各站一位紫衣少年。老翁拿出一本冊子對左邊少年說:「你讀一下。」左邊少年朗誦了好一會兒。羅聽出所讀的是冒起宗「見他色美」的全部註解。讀完了,老翁說:「該中。」隨後叫右邊少年詠一首詩,少年詠道:「貪將折桂廣寒宮,須信三千色是空,看破世間迷眼相,榜花一到滿城紅。」羅醒後詳細記下夢中事,寄給冒起宗的兒子,並對他說:「你父親就要考中了,但『榜花』二字不知指什麼?」等到放榜時,冒果然考中。後來冒在陳宗九書房的藏書中,發現《類書》中有「榜花」二字的註解:「唐朝科舉,禮部放榜時,姓氏生僻的稱榜花。」冒姓就屬於這種生僻之姓,故詩中暗示為「榜花」。(《壽康寶鑒》)

計舉人兒子登科

松陵的計姓舉人有個僕人,家裡積累三千金,快要死的時候,兒子才十歲,請求獻他的一半家產給主人,希望能保全孤兒。計舉人說:「我受之無名。只是你作為一個下人,致富成這樣,難道沒有做過刻薄的事情嗎?而且享福過分,以致於損壽,怎麼能善後?應當拿出一半的家產為你兒子種德。」僕人感泣而逝。計舉人於是散盡僕人一半的家產,行種種方便之事。請名師,讓僕人的兒子與自己的兒子一同學習。後來僕人兒子與自己兒子一同登科。(《德育古鑒》)

徐信善勸友遠色

徐信善和楊宏是同學好友,曾一起去參加考試,住在同一客店。有一天,他們遇到一位很有修行的高僧,僧人說:「楊宏將來大富大貴,而徐信善卻貧窮一生。」就在這天夜裡,楊宏偶然看見客店有一個美麗的少女,他想拿很多銀錢去向少女求歡。徐信善知道後,嚴詞強力制止了他。第二天,僧人又遇見徐,他十分驚訝地說:「怎麼一夜之間,你的臉上生出了陰騭紋?變賤相為貴相了,將來定會大富大貴。」他又看了看楊宏:「你的氣色已經不如昨天,雖然和徐信善同樣顯貴,但名次在他之後。」等到放榜,果然如他所言。(《壽康寶鑒》)@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