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惕潔:陰霾治理,真需要「革命」嗎?

《三家村茶話》系列之十五

人氣 41

【大紀元2017年01月17日訊】說明退休之後住進老年公寓,交了兩位大陸來的新朋友。張文友來自廣州,原為高級工程師;李孟先來自上海,退休公務員,都是來美投靠子女的新移民。因屬同代人,我們有許多共同經歷跟共同語言。雖然有時觀點有異,但心胸豁達,不傷和氣。從新年開始,我們約好每週去當地粵菜館茶敘一次,就國是說三道四。記得文革之初,鄧拓先生因撰寫《燕山夜話》和《三家村札記》雜文系列丟命。到文革中,台灣對大陸開播《自由中國之聲》,其中就有一個「三家村夜話」節目,模擬江青、王洪文、田家英等人對談高層動態,儘管田早已自殺身亡。如今我們三個退休老人,也組成「三家村」,對談中國動態,不是夜話,而是茶話。現把記錄編成《三家村茶話》系列,不定期刊發,以拋磚引玉,激發更多討論。

—-作者謹識

 

李:上次咱們談陰霾,覺得過癮,回去跟老伴兒一說,她不認同,說咱們吃飽撐的,不如在家看會兒電視劇。加州灣區有的是藍天白雲,好好享受得了,扯中國的事兒幹嘛,你們說2017年有大變化,那是一廂情願!到2018年還這麼糟呢,你咋辦?

張:李嫂說的也對,咱中國人別本事的沒有,唯獨不缺耐心。這不,新年剛開頭,過年馬上到。常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可人們對上半年談論不多,對下半年要開十九大興趣更濃,好像天上要掉個餡餅似的。我就不關心誰上誰下,就跟我不關心誰當美國總統一樣,我看呀,只要體制不變,誰上台都一樣。

陰霾治理說從頭外國經驗可參考

程:我說張兄,你跟李嫂的話有一半對,另一半未必對。美國總統誰上誰下,的確關係不大,因為法制架構穩定,川普想隨意晃動,沒那麼容易。想當年尼克松不就是偷聽了一下反對黨嘛,在中國不算個事,可在美國就得彈劾下台。中國的國情不一樣,現行權力架構,屬於老鄧垂簾聽政的遺產。到老江垂簾時,為架空小胡,常委擴權,尾大不掉。御用學者吹噓是「集體總統制」,說「比美國總統制優越」,純屬胡扯。其實寡頭專政,不但效率低,而且易腐敗,看周永康把政法系統鬧成啥樣就知道。現在習核心有改制跡象,我樂觀其成。但究竟往好改,還是往壞改,尚待觀察。再說這陰霾治理,李嫂沒說錯,我搬來加州,就圖這藍天千金難買。可是,藍天白雲也非一成不變,幾十年前,南加州也有過嚴重陰霾,要不是治理及時,恐怕也沒有如今的藍天白雲,是不是?

張:這我同意,中外不能簡單類比。戰後日本也有過陰霾之害,人家用民主法制的辦法解決,最終成為世界少有的清潔之邦。每次回國,我都喜歡在移居日本的一位同事家小住,日本人的細微精緻,真沒得說。在外面轉一天,皮鞋不沾一絲塵土。而在國內,街上走個把鐘頭,就灰頭土臉,兩地空氣質量,實在有天壤之別。

李:那好,今天接著說陰霾,我多收集彈藥,回家好跟老伴辯論。《中國縱覽》昨天有篇文章《人算不如天算,霧霾革命來臨》,是大陸留學生寫的。你們說,這陰霾治理,真需要革命嗎?

張:這得看怎麼說。先說日本的例子,日本戰後一度很窮,還餓死過幾十萬人。隨著韓戰爆發,日本經濟崛起,煤和油的能耗在1950-1965年的15年中增加5倍,導致空氣嚴重污染。60年代的東京,白晝不見太陽,空氣質量比今天的北京還糟,兒童、中老年呼吸道發病率不斷攀升。但日本政府和壟斷寡頭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遲遲不願意解決,直到各地市民發起反公害、反開發運動,導致社會矛盾激化,迫使日本政府和企業才不得不正視空氣污染,開始陰霾治理。最終通過嚴格立法,技術創新,節能減排。從日本經驗看,一但民眾集體覺悟,起而行動,政府不能刻意打壓,雖然也有利益集團阻撓抵制,終究阻力不大,不需激烈的革命手段。

程:加州的情況也類似,污染「歸功於」戰後經濟騰飛。到1949年,洛杉磯僅次於底特律,成為第二大汽車製造中心。紡織、輪胎、家具工業也迅猛發展,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太陽也變得模糊難辨,每個人眼睛紅腫、喉嚨嘶啞,臉上灼燒刺痛,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的老年人急劇增加。居民開始恐慌,許多人搬離加州。洛杉磯市長宣稱4個月內一定永久消除陰霾,先關閉了一家化工廠,又禁止在後院焚燒垃圾。然而,陰霾依然沒有減少。從而激發了社會運動,先是好萊塢演員們想出主意,製成「陰霾罐頭」公開售賣,也有人引發「陰霾明信片」,引起社會注意;接著,幾十名孩子媽媽,組織成「驅陰霾」小組,類似文革中的「聯絡站」和「戰鬥隊」,到處開會演講,示威抗議,組織滾雪球般壯大。在社會輿論影響下,加州理工大學的荷蘭籍化學教授哈根.施密特經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源來自汽車尾氣,與陽光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臭氧以及其他劇毒物質。從1951年開始,毒空氣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哈根陰霾(Hagen Smog)」,成為英文「SMOG陰霾」一詞的來源。

李:哇,看來還是科學家的研究偉大,總算找到了陰霾的病根!那往下怎麼樣呢?施密特教授應該獲獎才對。

張:事情沒那麼容易呀,李兄。哈根.施密特教授不但沒有獲獎,還受到冷淡和圍攻,成為學校不受歡迎的人。你想想看,他把陰霾歸罪於汽車排放,而汽車是洛杉磯的經濟支柱,那不得罪金主和政府嗎?另外,人人都開車,那不等於承認大家都是陰霾的罪魁禍首?所以,人人都恨這個荷蘭教授。可恨歸恨,科學是科學,誰也沒法推翻他的結論。後來有人發明了減少尾氣排放的「催化轉換器」,將尾氣混合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無害物質。雖然加州最先通過嚴格的「加州標準」,但因為成本提高,許多汽車公司還是消極抵制。倒是日本人頭腦靈活,率先在日本車安裝轉換器,以符合加州標準,大量進口到美國。最後,為了爭奪市場,美國汽車也只好乖乖就範。同樣為了市場,美國煉油廠也只好伏法,相繼提高汽油標號,這樣才最後實現了沿用至今的汽車無鉛和低碳排放標準。

--原載公民議報

責任編輯:方凡

相關新聞
陰霾南下 空污襲港
陰霾太重難覓食 河南猛禽餓暈田間
陰霾加劇 家長被迫攜子逃離北京「洗肺遊」
大陸陰霾影響票房 《星球大戰外傳》受牽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