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中美經濟戰將是一場持久戰

人氣 198

【大紀元2017年10月06日訊】儘管郭文貴的爆料,對即將召開的十九大帶來巨大衝擊,但越來越多人相信,習近平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地位不會馬上受到挑戰。這當然不意味著中共高層的權力鬥爭,會在十九大之後告一段落,而是會繼續下去;而影響中共高層權力鬥爭的一個關鍵因素,將是中國經濟。在這個問題上,習近平非常擔心的,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如何兌現他競選時做出的大幅減稅以及大幅減少中國貿易順差的承諾,也就是擔心美國會發動中美經濟戰。

事實上,剛剛離任的特朗普最高顧問班農,就公開主張與中國進行一場經濟戰。也正因為如此,我認為此次班農赴香港演講的安排,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説明中國當局要摸摸美國的底牌,以應對中美經濟戰的升級。

有人認為,特朗普的減稅方案如果獲得成功,將會對中國經濟帶來巨大衝擊。因為美國將能夠吸引大量內外投資,從而嚴重惡化中國的投資環境。這個邏輯面臨的問題就是,特朗普的減稅方案本身能否很快通過並達到預期效果,就是一個問號。特朗普在醫療保險方面的立法失敗,揭示出美國的民主政治深陷困境,這不僅會增加特朗普減稅立法失敗的風險,而且,即使減稅方案勉強通過,我認為只要美國兩黨政治僵局依舊,僅靠減稅,不足以給美國經濟帶來壓倒性競爭優勢,更不意味著美國其他方面的重大改革,包括基礎設施的大規模重建就能順勢推進。

總之,啟動中美經濟戰,並沒有真正回答美國變革的方向和動力問題,而不解決這兩個根本問題,美國在與中國的經濟對抗中或許能讓中國受損,但未必能從中獲益。

中國雖然不願與美國進行經濟對抗,但也和美國面臨同樣的問題,就是很難推動實質性的內部變革,因而也很難把來自美國的經濟壓力轉化成改革的動力。如果說,美國的內部變革難以推進與政治體制的僵化有比較大的關係,那麼中國的內部變革難以推進,則和精英思維方式的僵化有更直接的關係。

美國和中國都是超大規模的國家,變革活力和動力的一大源泉就是地方治理的創新。但是,美國擴大州權遭到了選票的制約,因為聯邦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承擔了主要責任,中國沒有這個包袱,但有一個精英偏好中央集權的思想包袱。

那麼,兩國的經濟對抗是不是可以避免呢?我以為只要兩國的內部變革都不能推進,兩國的經濟對抗將很難避免,這是因為,兩國不僅有爭奪主導全球秩序地位的權力之爭,也有深刻的價值之爭,這些都會轉化為經濟利益之爭,但另一方面,兩國的經濟規模巨大,直接和間接的依存關係,支撐著全球經濟的穩定,因此,雙方都不能讓經濟對抗失去控制。

中美兩國經濟既要對抗,又怕對抗失去控制,有一個重要的武器和政策工具,就是貨幣發行。中美兩國經濟對抗不可避免的一個直接原因,就是,兩國經濟都有了向全球大量增發貨幣的實力。在經濟上,這相當於各自擁有核武器,可以相互摧毀。由此導致的相互威懾,有助於減少中美經濟對抗失控的風險,但中美兩國可以發行國際貨幣的特權,也帶來一個有助於維持現狀、維護既得利益格局,因而不利於改革的重大因素,也就是每當經濟發生問題,中美兩國就考慮增發貨幣來迴避困難的改革,從而讓兩國的經濟戰變成一種不死不活的持久戰。

==轉自自由亞洲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中美金融高官會面 「百日計劃」細節被披露
【財經話題】冷眼看中美經濟及競爭力消長
川習會定19日經濟對話 中為何讓利於美?
中美全面經濟對話 巨額貿易順差成焦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