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方法

憂心孩子在校表現?請先牢記這七個要點

【大紀元2017年05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安柏編譯報導)父母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受到近年來少子化的影響,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與教育更是格外重視。擔心孩子在校成績表現、擔心孩子在校與其他孩童的互動情況、擔心孩子在校的言行舉止……每天總有操不完的心。

據科學家長觀網,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需要「家、校、生」三位一體,合成一股力,朝著一個方向和一個目標努力。要想了解孩子的情況,就得多和老師溝通。但是除了和老師溝通,家長也必須先有一定的概念,才能與老師合作無間的引領孩子健康的成長。

美國網站popsugar中的一篇親子教育文章訪問了教師,希望藉由孩子在校內行為模式,幫助父母了解孩子在校可能面臨的挑戰;甚至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核心以及應對的方式,這些正是為人父母不太明瞭卻應該知道的事。

一、不論好與壞,孩子是自己行為的縮影

每個小孩的一言一行總是其來有自。他們不僅將父母的習性與表達方式帶進教室,連同價值觀、工作態度與幹勁多寡都一併模仿。

父母遭遇到的難題會不知不覺地滲透進孩子的生活中;一場孩子無意中聽到的吵架或一個混亂的早晨,也許你已經忘記,但仍可以在孩子身上找到痕跡。

二、在家100分,在校滿江紅

父母最常感到挫折的一點,就是明明他們親眼看著孩子在家寫對了題目,到校的考試卻常答錯。為什麼在家可以,在校卻不能?全是因為父母對孩子功課的插手造成的。

父母在家的插手、甚至是過度的幫忙,導致他們在校無法獨立完成相同的事,反而間接地傷害他們,扼殺了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

三、每個孩子在教室中,都有他扮演的角色

大人世界所會面臨的事情,在小孩的世界也同樣在上演著。孩子在與班上同學的互動中,他的角色就不知不覺地定了下來,並且師生皆認同這些標籤。

誰是班上的好好先生、誰是調皮蛋、誰是好學生?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老師通常把令人放心的孩子安排坐在教室後方,害羞的孩子與樂於助人的孩子坐一起,等等…。學生們在他們自己的角色中,得到相同的學習機會。

四、心靈受傷不一定是壞事

學校不僅是求學讀書的地方,在這裡孩子們也在學習著與讀書同等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人際交往。他們在這裡學習如何培養健全的人格。

小孩也會有壞心眼,那通常是因為他們還不夠懂事的緣故。如果您的孩子因此而遭受了心靈上的傷害,也未嘗不是件好事。因為這正是他學習如何適當地應對,以及如何從生氣中回復情緒的大好時機。

五、適時放手,他們會更茁壯

您的孩子可能在您身邊時,總是表現得很害羞、很黏人,但這不代表他們在學校內亦如此。父母絕對不要將孩子在家中的表現與在學校中的表現劃上等號。有些孩子在父母不在場時,完全轉變成另外一個人。

六、他們比你想像的還樂在上學

即使上學要面臨許多惱人的功課與考試,學校對孩子而言,仍是個發光發熱的地方。他們在這裡學習與人溝通之道、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好公民,以及如何在這個團體中扮演好自已的角色。

雖然他們回到家依然會抱怨功課太多、抱怨哪個同學太糟,但學校始終是他們歡笑與遊樂的場所。

七、你想念孩子,他卻沒那麼想念你

有些孩子在父母離開後,可能會出現暫時的分離焦慮,但很快地他們會擦乾眼淚,忘卻分離的不快。即使是在分離時表現得歇斯底里的孩子也一樣,因為父母並不是他們一天生活中的重心。

此時父母也許還陷在擔心中,也許還花了一整個早上在想著孩子過得好不好,然而大部分孩子早已迅速地恢復情緒,直到你們再度見面時,他才會想起他對你的思念。

另外,學者也提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積極為孩子創造群體環境,給孩子與同齡孩子互動的機會,培養孩子的集體認同感。 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應有條件的答應,該拒絕的應以適當方式加以拒絕並告知理由,以免孩子養成任性、倔強的習性。

總而言之,孩子的教育是父母與老師密切的合作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而關心孩子並不是一味的掌控或周密的保護,而是給孩子成長與學習的空間,甚至給予面對危機與挫敗的學習空間,這樣孩子才能在群體中找尋自己的定位,並調整自己的方向。

責任編輯:唐依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