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韓免稅店銷售額不減反增說明了什麼?

人氣 2311

【大紀元2017年08月26日訊】這兩天,韓聯社有消息稱,繼3月中旬,中國赴韓團體游大幅減少後,今年7月,免稅店的外國顧客降至105萬人次,對比去年7月的192萬人次,約減了一半。然而,令人稱奇的是,外國顧客減少了,但銷售額卻「不減反增」。不僅總額「同比增長8.8%,達6.9億美元」,並且「人均消費額高達655美元,是去年7月(333美元)的近兩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免稅店的銷售額與顧客人數的情況大抵一致:由於受到「薩德風波」的影響,曾一度出現了急速的下滑。但與顧客人數的「只減不增」不同,銷售額卻創造出了「不減反增」的奇蹟。有數據顯示,免稅店的整體銷售額「4月驟降至不到6億美元的水平,5月起出現連續3個月的回升,目前接近7億美元」;「百貨店的銷售總額今年4月觸底後,連續3個月回升」。

對此,大陸有媒體在指出「代購『掃貨』會帶來免稅商品非法流通等副作用」的問題時,卻不經意的說出上述現象的出現「與中國代購在韓國免稅店『掃貨』有關」。有消息稱,自從免稅店少了中國團體遊客之後,中國代購便開始在韓國免稅店大量購買免稅商品。儘管陸媒稱,「免稅店業界為吸引顧客,實行大幅折扣活動,開展大量營銷活動,因此利潤空間不大」,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從銷售額的「不減反增」中看出,中國人對韓國產品的購買意願,遠勝純靠洗腦、煽動才會萌發的愛國熱情。

由此足以證實,在中國人民迫切的想要購買價廉物美、尤其是質量有保障的商品的強烈需求下,中共的任何陰謀手段都發揮不了作用,甚至還不如人家的那點兒打折促銷。長久以來,中共想利用「薩德」來煽動民眾抵制韓貨、仇視民主國家的陰險意圖,可算是徹底落空了。

此前,在鋪天蓋地的愛國教育下,跟團遊遭到限制、自由行也表現出了猶豫和遲疑。照這種形勢發展下去,韓國只要一天不挪走「薩德」,眾多實體企業就極有可能在中國顧客群一去不復返的情況下集體淪陷。然而從目前來看,韓國銷售業此次所經歷的寒冬似乎並不漫長,短暫的沉寂之後,「酒香不怕巷深」的神奇便再次出現在韓國的土地上。

顧客的紛至沓來,無數次的回頭光顧,這其中的關鍵還在於「酒香」。那些「中國人不惜找代購掃貨是受韓劇影響」的說法顯然是沒有道理的。在完全不知道或不了解一件產品的情況下,影視劇等文化因素或許能給人留下一個初步的印象,但這些表象的因素卻無法促成顧客的長期惠顧。那麼,這背後惟一能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什麼呢?顯然就是產品本身的質量。

就好像中國人為什麼要蜂擁而至去韓國買衣服和化妝品,爭相去日本買鍋、買藥、買馬桶蓋一樣,這其中的推動力必然就在於,相比日、韓的同類產品,咱們國貨的質量已經差到讓國人無法忍受。即便有質量上乘的,那也是鳳毛麟角,並且價格還要貴出許多。事實上,近幾年「海外購」不斷上漲的銷量就足以證明一切。只是如今,韓國因「薩德」在不斷「被黑」的情勢下,居然還能讓持續下滑的銷量來個「逆襲」,這也就更加顯現出其產品質量的過硬。

鞋子是否合腳,只有穿的人知道;東西是否好用,也只有顧客知曉。中國人對「韓流」鍥而不捨的追尋恰恰說明,韓國製造商對實現完美品質的不懈努力以及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俘獲了中國消費者的心。而這樣的精神,恰恰來源於我們中華五千年傳統文明中,人對「道」的謹守與尊崇。不偷工減料、不濫竽充數、不渾水摸魚、不唯利是圖正是「道」在開辦企業、生產物品的過程中所應遵守的基本準則。

由此,中、韓如今在各自產品的質量上所呈現出的差別,也正是基於兩國的企業是否能參照並遵守這些準則。相比為了買韓貨,親自去不了,找代購也要買的那份堅持,中國人在購買國貨時的那種猶疑和不確信,已經折射出中國無數企業、廠商、賣家的無德、無道。而其中的關鍵原因也就在於,被官方狂徵暴斂以及不得不向有關部門、人員賄賂資金的殘酷現實,都在無限度的擠壓製造產品的成本。成本一低,質量顯然就無法保證。因此,什麼偷工減料、濫竽充數、渾水摸魚,反過來開始成為中國商家不得不遵循的「準則」。

當腐敗的黑手無一例外的伸向中國的製造業、加工行業、銷售平台之時,中國的無數商家就不得不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如何應付、滿足官員的需求,而非消費者的需求上。更重要的是,從吃的到用的,甚至會因為含有毒素而導致消費者的健康受損。可以說,如今中國人之所以偏愛「洋貨」,除了有質量的原因,更是出於對健康、安全的考量。試問,若不是被逼無奈,誰又願意捨近求遠呢?#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從iPad稅爭看中國人海外掃貨
大陸人海外掃貨成風 1年消費近3千億
中共鼓吹抵制韓貨 逾20人圍堵吉林樂天超市
抵制韓貨? 江蘇樂天超市排隊購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