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節創辦人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地脈協會主席趙式慶表示,非遺市集是第三年舉辦,聲勢和規模更大,令他倍感欣慰。「我們將新界400多條村流傳甚廣的客家功夫,帶到市中心。(香港文化節)如今已是第四年,相信日後規模越來越大。」為何要堅持推廣傳統武術?習練傳統武術多年的趙式慶強調:「傳統武術的發展處於一個十字路口,如果不堅持,傳統武術就會面臨失傳。」他並指,香港是以南拳為中心,包括客家功夫、潮汕功夫等四到五個大的南方武術系統,他們推廣的目的主要是介紹武術文化,讓市民深入了解,而非聚焦在某個拳種。客家功夫文化研究會會長李石年,師承白眉派郭熾昌習武近50年,至今仍每日勤練2小時。他強調傳統武術和新派武術不同,前者可強身健體、修身養性,而且首重武德,如果年輕人學練受益很大,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可以認識真正的中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