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長廊

【文史】歲寒三友君子竹 雅俗共賞(上)

在中國,竹子被喻為高風亮節、虛懷若谷的君子。人們把梅蘭竹菊合稱花中「四君子」。另有一種「歲寒三友」的說法,指的是松竹梅。在風雅這一區塊中,竹子從不缺席。(Fotolia)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北宋蘇軾詩《於潛僧綠筠軒》‧節錄

在中國文化中,竹子被喻為高風亮節、虛懷若谷的君子。人們把梅蘭竹菊合稱花中「四君子」。另有一種「歲寒三友」的說法,指的是松竹梅。在風雅文化中,竹子從不缺席。

竹子的生長方式與眾不同,首先是嫩筍破土而出,逐節上升,開枝發葉,象徵「有志有節」。竹竿外表光滑潔淨,不易攀附蔓生植物,象徵「不趨炎附勢」;而竹的內部是空的,象徵「清虛自守」。整體竹株看起來似弱而堅韌,風來順風,雨來承雨,雪來載雪,時時「以柔克剛」。中國古人就愛竹的傲岸與清虛。

畫竹,可說是一種永不孤寂的主題;墨竹,是中國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那麼在畫竹文化中,孕育出哪些名家?作品表現了什麼特色呢?

首開畫竹之風的是誰?關羽、吳道子、王維、唐玄宗……等等都有人傳說,眾說紛紜。早傳的一位墨竹名家是唐代蕭悅,北宋宮府藏有他5幅作品,只是於今失傳。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推崇蕭悅「工竹,一色,有雅趣」,就是說他專攻竹畫,畫的竹富有雅趣。

宋朝文同 胸有成竹

到了宋代,畫竹以文同(1018年-1079年)最傑出。文同,字與可,曾出任湖州和洋州的知州,人稱「文湖州」。

文同任洋州知州時,得知洋州城北有個篔簹(音:雲當)谷,谷中種滿了竹子,竹林處處,茂林修竹,正是文人雅士最心儀的處所。文同在谷中蓋了座亭子,政務之餘,常偕妻友來此遨遊、觀竹。因長期細致地觀察,久而久之,他胸懷千山萬豁,都是竹。畫的竹一幅比一幅精采。而且他特別擅長於畫墨竹,當時學他畫風的人相當多,有「湖州竹派」之稱。

宋代晁補之說他畫竹時,「胸中有成竹」(《贈文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蘇東坡也說:「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豈獨不見人,嗒然遺其身,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三首》)意思是說,文同畫竹子時不但忘了身旁的人,最後連自己都忘了,一心只有竹,甚至化身為竹,才能不斷地畫出這麼清新、足以傳世的畫作。

北宋 文同《墨竹圖》(公有領域)

一般人畫竹賞竹大都以人習慣的角度來看來畫,由下往上,適合於視線的行進。習慣於這樣的美學角度的人,乍看文同這幅竹畫,不免吃驚。

畫面中,只有一根主幹,由上而下,呈S形,它的細枝不管濃密稀疏,都順著主幹的彎度在走。從細枝長出來的葉子是整幅畫的精華,在文同筆下,如劍如矢、濃濃淡淡的葉片,也和細枝一樣,都隨著主幹的走勢而行。畫中的竹子彷彿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彷彿在「舞動」著。文同抛開「神似」「形似」這些問題,只以藝術家的直覺去畫,「意在筆先」,在他來講,每片葉子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們化身為畫中的粒子,簇擁著旋轉的主幹與細枝,共同譜成了一個諧和的、生命力無窮的小小世界。

文同打造的這幅竹畫影響了後代不少的墨竹畫家,我們看到後世也出現了一些似曾相識的畫作。不過,文同在這幅畫中所透出的威勢,那種仿若從天而降,帶著無窮活力與內涵的氣韻,不是一般人所能照搬的。

元代柯九思 以書入畫

元代出現了許多畫竹大家,比如趙子昂、管道昇、柯九思、鮮于樞、吳鎮、倪瓚。就如前人一般,他們也想研究發展獨到的畫竹方法,一方面想通過竹子表達自我,一方面也想使竹畫更加生動、鮮活,更富生命力。

柯九思(1290-1358年?),號丹丘生,文物鑑藏家,畫家,浙江仙居人。《清閟閣墨竹圖》是柯九思為倪瓚所畫。(「清閟閣」是倪瓚的齋號)

在技法上,畫竹可分為勾勒法的「畫竹」與寫意法的「寫竹」。柯九思此幅畫兩者都有,兼寫兼畫。他以披麻皴來畫岩石,營造出渾厚有重量、有立體感的岩體;而墨竹則師法文同。他以中鋒用筆,先以淡墨寫竹幹,竹幹圓渾有光澤、透亮;竹節上下勾線,中間留白,以虛代實,只在兩端重複加墨,再以水染之,由淺入深的墨韻,十分引人,也非常悅目。

他行筆畫竹葉則是既沉著又飄逸,均勻外張而有神,末稍也留得比較長。葉片有濃淡之分,在墨葉之後,隨機加上淡色葉子,層次繁多的「淺色」,不但簇擁出秀逸富神采的葉叢,也拉出前後距離,產生空間感。然後再在竹葉竹節中,隨機加畫勁挺又有彈性的細枝,穿插引領,深淺自如,使竹叢更顯茂密精彩,生動的氣韻也由此而生。

那時的文人倡導「以書入畫」,寫竹時藉書法的筆法來豐富畫面的層次。元代畫家趙孟頫說寫竹還須八法通,八法就是大家熟知的「永字八法」。柯九思寫竹看來比較偏向這種解讀方式,以書法的筆法作畫,使畫面更調和統一。

另有一種解讀是,除了要求筆法、墨色富於變化、更有韻味之外,同時讓書法以題款和詩文的形式進入畫面。此時,必需留意文字的安排,包括字體的大小、句式的高低長短、題款字數多寡,哪種字體才能和畫意搭配,等等都必需細心審視經營,才能為「書畫一體」開創新的局面。

中國的竹畫裡有人生哲學,更有濃郁的文化質素。竹文化留下的美學意象,影響著後世的人,一代又一代。@*#(待續)

責任編輯: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