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

笑得好起死回生 代哭哭出「真情」

清 院本《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代哭事不關己

提示身段:代哭要學哭聲,才發笑。

揚州地方習俗,喪家開弔,用婦女哭於棺材旁,孝子也多僱用鄰近的老婦女代理。

有個老婦常操業為喪家代哭,做久了而頗為厭倦,於是就在發喪列中哭道:「想來干我甚事呀?」

有弔喪客聽到後就責怪她,說:「你就是僱來的,既然得了人家的銀錢,怎能如此這般哭法?」

那老婦聞到這說法,就改變了哭法,哭說:「想來又干你甚事呀?」

*《笑得好》原作者石成金簡介:

清代乾隆年間江蘇揚州人石成金,字天基,號惺庵愚人,留下中國十八世紀的笑話集《笑得好》,謔稱「毒笑話」。石成金是清代的醫家,他不僅診斷個體的病情,更是洞察了整體社會­善性佚失的病情,進而開出了「笑話」為藥方、為針砭,願以「笑話」作為提振世道、恢復人心善性的「度世金針」。他在〈自序〉中這樣說:「人以笑話為笑,我以笑話醒人;雖然游戲三昧,可稱度世金針。」

石成金是醫家,也學佛、向佛,認為人性本善。然而,在近三百年前,石老已經意識到:物慾橫流昏蔽了善性、風氣敗壞墮落了人心,腐蝕敗壞的世道人心已經走入沉痾痼疾,不下猛藥已經救不了了!石老在〈自序〉中說:「予謂沉痾痼疾,非用猛藥,何能起死回生?」所以,他以「毒笑話」醍醐灌頂。從將近三百年後的今天回顧《笑得好》,竟然世道人心的墮落那麼相似,惟今天人間道更加下流了。看《笑得好》果若入耳發笑,而且入耳警心, 這就「笑得好」,悟得了「度世金針」三昧!@*#

責任編輯: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