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英國歷史系列之(七)全球霸主4

奴隷貿易及華工苦力

流箏

人氣: 72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8年03月22日訊】工業革命給英國社會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不僅本國的社會人口結構變化了,影響還擴大到了海外。英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因為需要勞動力而進行了奴隷貿易。後來奴隷貿易被禁止,大量的華工和印度工成為這些殖民地的主要勞動力。

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給英國帶來了許多大型工廠,進而對煤炭和其它原材料產生了爆發式的需求,帶動了礦產開發的迅猛發展。

這些新出現的需求重塑了英國社會的人口結構,大量人口離開了農村,湧入了礦產及生產製造產業當中。生產製造領域的工作成為了當時英國最主要的就業形式。

工業革命帶來了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化,擁有土地的傳統貴族階層地位下降,大量的企業家和商人從中產階級上升為上層階級,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階級則發現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但是,當時工人們的工作條件十分惡劣。為了配合機器的效率,雇工們被迫在危險環境中超時工作,卻沒有任何相關的保護性法律。

此外,當時還出現了大量童工,他們做跟成人相同的工作,承受相同的待遇,在有些地方,童工甚至遭受到更殘酷的對待。

磨坊裡的童工。(Edward Gooch/Edward Gooch/Getty Images)

除了對英國本土的影響外,工業革命也擴散到了世界各地,波及了整個世界的歷史進程及社會結構,包括對歐洲幾大國、日本、美國、中國等國家的重要影響,以及對工業體系、世界經濟、生活水平、人口增長、女性地位、家庭生活、自然環境等各領域的深刻影響。

奴隸貿易

工業革命的發展和繁榮,在某種程度上,得益於奴隸貿易的蓬勃發展。儘管不列顛境內將販賣奴隸定為非法活動,但是,到18世紀時,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已經主導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海外奴隸產業。

當時,非洲西部是奴隸的主要輸出地,運輸奴隸的英國船隻,條件十分惡劣,黑人被運往北美和加勒比兩地,被迫從事煙草和糖的相關種植工作。奴隸們的生活及工作條件異常惡劣,為了反抗奴隸主的殘酷虐待,一些人試圖逃跑,另一些人則發動暴亂。

西印度群島的黑人奴隷。( 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但是,不列顛也有反對奴隸貿易的正義人士。18世紀末,貴格會信徒(Quakers,基督教的一個教派)成立了第一個正式的反奴隸制的組織,向議會請願禁止奴隸貿易。

威廉•威爾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作為福音派基督教徒及議會議員,在改變相關立法的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時支持廢除奴隸制的人們被稱為廢奴主義者(abolitionist)。威爾伯福斯在諸多廢奴主義者的協助下,成功扭轉了公眾輿論對奴隸貿易的看法。

1807年,出現了禁止英國船隻及英國港口販賣奴隸的立法。1833年,確立了「解放奴隸法案」(Emancipation Act),在整個大英帝國領土內廢除了奴隸制,同時,王家海軍還攔截其它國家販運奴隸的船隻,解放了被關押的奴隸並處罰了奴隸販子。

自1833年後,為了替代以前奴隸們的工作,共有200萬名印度和中國工人受雇為勞工,他們曾在加勒比地區的糖廠、南非的礦場、東非的鐵路,以及肯尼亞的軍隊中工作。

南洋、美洲的華工苦力

南洋是明、清時期對東南亞的稱呼,包括現在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地。18世紀,英國開始在馬來亞(Malaya)殖民,馬來亞就是現在的馬來西亞半島。

英屬馬來亞位於熱帶,盛產橡膠,橡膠園需要大批工人,因此英國開始積極羅致華人工人和印度工人做工。這些奴隷般的工人也被稱為「苦力」(Coolie),苦力這個詞最初可能來自印度泰米爾語,後來最經常指的是華工和印度工。

1863年至1869年修建美國一條跨洲鐵路——太平洋鐵路的華工。這條鐵路長3,000多公里,穿越整個北美大陸,後期工程,華工的比例高達95%。(網絡圖片)

到1800年,檳榔嶼(馬來亞的一座海島市)開始公開轉賣契約華工。契約華工通常是來自中國南方窮鄉僻壤的破產農民或漁民,為了生計,被招工館等中介公司欺騙至海外謀生。

契約華工被販運至東南亞、美國、加拿大、澳洲,甚至南美國家和澳大利亞進行苦力勞動,其中不少人無法返回中國,最後客死他鄉。

到19世紀20年代,馬六甲附近和馬來亞西部的錫礦裡已經有幾萬名華工。19世紀下半葉,英國擴大了對馬來亞的開發,為獲取廉價的勞動力,在新加坡和檳榔嶼開設機構,專門拐騙華工,甚至以酷刑迫使華工在官員面前承認自願簽約。

19世紀50年代,華工被運送到南美洲的旅途非常艱辛,運送到秘魯的華工途中死亡率高達40%。

販賣華工的貿易在1847年至1854年非常猖獗,此後英國的報紙開始報導華工在古巴和秘魯遭遇的非人虐待,英國政府關閉了在古巴和秘魯的販運華工常用的港口,但是交易仍在進行。

1860年,中英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戰敗的清政府允許外國商人招聘中國工人出國做工,但是願意做工的人不多,而英國的馬來亞殖民地需要大量人力,所以不法商人就欺騙甚至綁架華人,將他們關起來,然後送到船上。

1866年,英國、法國和中國的清政府開始要求所有販運華工的公司支付工人返回中國的費用。英國東印度公司沒有同意這一做法,該公司隨後停止販運華工。

1875年,販運華工才正式被取消。至此,被販運的華工苦力達到50萬人,其中被販運到古巴的華工超過15萬人,相當於當時古巴人口的10%,約13%華工死於途中。

據當時英國的官員估計,各殖民地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工人中有差不多80%都是被綁架來的。

華工在南美的種植園及礦場的工作條件惡劣,1849年至1874年,超過三分之二的華工在工作契約期內死亡。1860年時的統計顯示,總計有4,000名華工被送到秘魯的欽查群島,無一人倖存。

下期題目

《英國歷史系列之(七)全球霸主5》

(備註:本系列文章的信息主要來源於維基百科英文版和lifeintheuktestweb.co.uk。)◇

責任編輯:文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