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心得

成長手記:體制外學習的自我保障

孩子在中小學階段上了體制外學校,森林小學和全人中學。這兩所學校在創立之初,被誤認為是貴族學校,或許因為學費看似比較貴,或以為孩子在學校養尊處優。其實孩子既未參加校外補習,也沒額外花錢學才藝,加總起來,學費並不貴。至於養尊處優,那就更不是了。

這些體制外的孩子絕非成長於溫室,也不像貴族有很多資源的支撐。學校的課程和教學的設計,都著眼於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主動性,去學習知識並料理自己的生活,在摸索中體驗生活的滋味。孩子們相處的遊戲規則,以相互尊重為原則,經長時間的謀合訂定出來,從中培養孩子待人處事的能力。在中學畢業之前,培養孩子面對未來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如何選擇等,種種挑戰的能力。

沒有體制的保障,有人質疑這些孩子進入社會的適應能力。其實,體制外的孩子能夠透過自己的觀察、思考、體驗,尋找生活的出路,這樣的學習是要吃苦的,一步一腳印走過來,是紮實的。體制看似有保障,但是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若缺乏實際的體驗,沒有觀察、思辨的能力,只會以制式模式應對,反倒更沒保障了。

由於喜好圍棋,孩子自學日文,整理日本圍棋界的資料,架設圍棋網站,引發網友熱烈討論。(HermanHiddema/English Wikipedia)

我的孩子認為,他想走的路不需大學文憑,因此沒去考大學。中學畢業後,他曾在CD店打工,為古典樂曲寫簡介,曾在報社組裝並維修電腦,編輯排版。由於喜好圍棋,孩子自學日文,整理日本圍棋界的資料,架設圍棋網站,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因而促成圍棋界首次職業與業餘棋手對抗賽,其後受邀為圍棋刊物撰稿。因緣際會下,孩子去了美國,進入大學主修數學。這一切基本上按照他自己的需要,走著自己想走的路。

體制內、體制外的學習都要吃苦,甚至體制外的孩子更早面對進入社會的挑戰,更早的要經營自己的生活。但是體制外的學習,讓孩子體驗生活,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願意隨順自己的特質,朝著自己的目標,去規劃,歷經摸索、嘗試錯誤,總結經驗,開創自己的未來,因而能夠獲得更紮實的自我保障。@*

點閱【成長手記】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