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敏:華為任正非的三大矛盾

人氣 1474

【大紀元2019年01月17日訊】1月15日,華為掌門人任正非在公司深圳總部接受了6家外媒的聯合採訪。

綜合相關報導,任正非藉這次聯訪機會不外兩個訴求,隔空求助川普關注孟晚舟案,以及對華為在全球日益升高的國安資安風暴,親自提出了一些「保證」、「承諾」試圖打消眾慮。不過一個人或一家企業的信用是累積的,而任正非至少在三個關鍵問題上,過去曾經斬釘截鐵的說法而今可以說是食言了。

一是接班人的問題。這次聯訪其中一家外媒也就此提問,任正非則是不正面回答說:「我不知道究竟誰會成為我的接班人,接班人會自然出現……」

以往對於「誰才是華為真正的接班人」等相關問題,任正非向來是反面表述,即「誰不會成為接班人」。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以來,任正非在股東代表大會、媒體見面會等上,都曾經多次明確對外宣布:「我的家人永遠不會接班」。而任正非所謂家人除了三個子女,還包括他的弟弟任樹錄、妹妹(不被外界知名)等人。

此外,華為公司的顧問田濤在其2015年由中信集團出版的一本書中曾經提到一個細節是,1999年,他和任正非在深圳五洲賓館的咖啡廳談話時,任正非就確定,自己的子女不會接班。即按田濤此一說法,任正非早在距今20年前就給了答案:華為確定不會傳給子女。

然而此前陸媒報導,2018年3月華為新一屆董事會,孟晚舟接替任正非擔任副董事長一職,也成為「機關平台運作的協調管理人」──此一全新職位也被解讀是專為孟晚舟接班而量身打造。

二是不介入房地產的問題。任正非這次為了釋眾疑,還提出了華為2019年要降低增速,甚至出讓部分市場、縮小規模等說法,但仍強調會一直在研發領域投入巨資。這也是華為一貫主張的專注本業經營,始終執行不進入通信領域之外行業策略。

例如2016年3月5日,任正非在深圳總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記者問:華為成長過程中,正逢中國房地產爆發,是否動搖過?任正非答:沒有,同時他還炮轟中國房地產,並表示華為絕不會碰「這些東西」。

不過已有一些媒體報導認為,任正非不介入房地產的說法或也並非「始終不動搖」。如自媒體「信託圈」2017年3月《任正非之子悄悄殺入地產圈!華為到底圈了多少地?》一文中,披露了關鍵信息:由任正非的兒子任平控股的「禾怡實業」成立於2006年7月。2012年2月,禾怡實業拿下了成都一塊地興建高檔酒店,當時合樓面地價3,000元╱平方米。到了2017年,禾怡酒店附近實際成交單價都已接近2萬。

此文披露的資料還顯示,截至2013年底,華為共實際支出31.33億元用於土地使用權的購買,並建設了11個城市的主要基地。截止2015年3月底,華為拿到手的地皮面積約714萬平方米。此文質疑,成都禾怡項目背後到底是任平的個人投資行為,還是華為公司「暗度陳倉」進軍地產之舉?截止信託圈發稿,目前還無任何官方解釋。此文結語,任正非不介入房地產的策略,到華為最終擁有百萬土地的財主。

三是公司股權所屬的問題。任正非在這次外媒聯訪中還再一次重申,華為完全是由員工所有,股東近9.7萬人。

據公開資料,華為目前的員工總數約17萬人,任正非說大概有9萬餘人持股,那麼持有人數只佔員工的40%左右,員工持的是虛擬股,既沒有工商登記,也沒有《公司法》意義上的股東權利,這9萬餘名只有分紅權利的員工,實際不能稱其為股東。

對此,廣東省高院已有判決案例。2003年,華為公司的兩位前員工——劉平和黃燦提起的股權回購糾紛被判敗訴。判決認為,原告的主張「沒有契約依據和法律依據」,員工與華為之間仍然是勞動合同關係,而非股東與公司的關係。這意味著,員工並不是華為公司的股東。

稅務機構也持同樣觀點。「股東分紅」適用的是20%稅率,而華為持股員工「分紅」時按工資報酬所得七級累進稅率繳稅,即所謂參與分紅的「股權」實質上是工資薪金的一種特殊計算、支付形式。

所以任正非和華為公司一直都強調自己是「全員持股」的民營企業,實有誤導之嫌。比較貼近的表示,應該是華為的參股員工100%享有「分紅」,但不是100%的員工持有華為的「股份」。

截至目前的工商登記資料,華為只有一個股東,即100%持股的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又只有任正非(1.14%)和華為工會委員會(98.86%)兩位股東。也就是「華為並無所謂員工個人持股的半點影子」,且衡諸前例,這樣的股權架構背後基本通常還有實際股東。

僅以上所述的不傳子女、不涉足房地產業、全員持股等三大眾所矚目的問題上,任正非一直以來的宣稱都讓自己和公司顯得自相矛盾,也讓誠信禁不起檢驗。#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王友群:習近平3月2日前能與美國簽協定嗎?
【新聞看點】中共判加拿大人死刑 引軒然大波
任正非4年來首受訪 暗示華為陷入信任危機
華為高管前波蘭官員涉間諜案 重磅內幕曝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