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典故

三國名人的夏日情趣「浮瓜沉李」怎麼玩?

太沉重的負荷,有時候不是努力就能承擔的,不管是甜蜜的西瓜,或是苦澀的人生。(Fotolia)

夏天來了,市面攤棚上新鮮的瓜果李子成了時令節景。水分十足的西瓜、酸酸甜甜的李子是這夏日時節解渴的好水果。

現今,人們家中常備有冰箱,西瓜、李子買回家放冰箱裡,作成冰鎮西瓜、冰鎮李來解暑熱。古人善於利用大自然的恩賜,將西瓜、李子浮沉於井中、清泉或寒水中,夏天裡就有了清涼的食物來消暑。

「浮瓜沉李」是誰的發想?應該在東漢末年之前古人早就這樣作了。東漢末年,曹丕的《與朝歌令吳質書》就有「浮瓜」、「沉李」的記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五月十八日,天意和暖,百果繁茂。當時曹丕正在孟津(今河南孟縣)遊覽,思想起了出任朝歌令的好友吳質,他給吳質寫了書信,以抒發思念之情。

曹丕在《與朝歌令吳質書》中,懷念往昔與吳質和其他好友共遊南皮的美好時光。他們交流經書的精醞,暢談百家諸子之見,悠遊於樂音棋弈之中,高談娛心。在高談暢學、騎馬乘車日月暢遊之外,一代才俊們也不忘美食,他們將甜瓜浮在清泉中,將紅李子沉入寒泉,作出冰鎮消暑涼品。

(原文:「每念昔日南皮之遊,誠不可忘。既妙思六經,逍遙百氏,彈棋間設,終以六博,高談娛心,哀箏順耳。弛騖北場,旅食南館,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夏天的水果──李子。(pixabay)

曹丕在信中感懷:「節同時異,物是人非」,的確人生「斯樂難常!」然而,「浮瓜沉李」這夏日裡的樂事,造就人生中的良辰,每每到了夏天,更是讓人懷念。後人就引用曹丕的「浮瓜」、「沉李」之說,作成了成語「浮瓜沉李」,比喻夏日消暑的樂事。

後代的文學作品中也常見引用「浮瓜沉李」,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這樣時候,多少王孫公子,雪藕調冰,浮瓜沉李,也不為過。」另外「沉李浮瓜」的說法也具有同樣的意含。元代馬致遠的曲《新水令.四時湖水鏡無瑕套.棗鄉詞》就大大讚賞了沉李浮瓜的消暑美味:「恁般樓臺正宜夏,都輸他沉李浮瓜。」 @#

–【華夏的智慧與趣味】待續–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