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錦句

【馨香雅句】我們的名字和古人有何不同

清 孫溫《紅樓夢圖》局部(公有領域)

面對現代社會的種種嘈雜與煩惱,雅蘭和您一同探尋中國傳統文化中身心安和之道。安和系列內容將分為三季:第一季「人與自然之和」(從「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至「中國園林」),第二季「人與人之和」(從「人生短暫 選擇簡單」至今),第三季「人與心之和」。

上期我們講到出生禮俗,人一生下來還有一方面影響我們一生,那就是名字。父母都會給孩子起名字,名字裡蘊含了哪些文化,從古至今我們又丟失了哪些關於名字的文化呢?

因為名字通常會伴隨人一生,所以父母都希望找一個既有美好寓意,又好聽又好看的字給孩子,特別是對女孩子,很多人會從唐詩宋詞裡尋找,如江疏影,疏影來自於宋詞「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如王葳蕤,葳蕤來自於唐詩「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我們現代大都認為除姓外,就是自己的名字了,其實中國傳統中名和字是不同的。

如我們熟知的詩人屈原,其實他本名叫屈平,字原,如項羽,其實他本名叫項籍,字羽,那為什麼幾千年來人們都稱呼他們的字,而不稱他們的名呢?

中國文化裡注重人的尊卑、關係的遠近,根據關係不同稱呼也不同,關係親近的如父母對子女會叫名,社會上一般的關係都會稱字或號。名是孩子一出生父母取的,字是等到他成人的時候再取,為什麼這時候才取字呢?

因為舉行成人禮後,代表他已經成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了,古時男子二十歲時會舉行成人禮,為了彰顯正式和尊重,取一個字作為正式的名字,用於社會上他人對自己的稱呼。名供長輩和自稱時用,社會上相互稱字。如諸葛亮,字孔明,別人常稱他孔明兄,他自稱本名亮,如《出师表》的第一句,就是「臣亮言」,他自稱亮。這都是中國文化裡謙稱自己,尊稱他人的一種方式。

女孩子通常會在十五歲舉行成人禮後取字,或是有了婚約之後取字,《紅樓夢》裡賈寶玉問黛玉:「妹妹尊名?」黛玉回其名。但寶玉問「表字如何」時,林黛玉回無字,那時候黛玉年齡未及十五,又沒有婚配,因此沒有自己的字。 後來人們常用「待字閨中」來暗指這個女孩子還沒有嫁人。

除了字之外,古人還會有號,《周禮》:「號,謂尊其名,更美稱焉」。號是一種美稱尊稱,名、字是由長輩起的,號多是自己取的,也有別人幫他起的。如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人們都稱他蘇東坡,比如鄭板橋,板橋是他的號,他本名叫鄭燮,字克柔。比如齊白石,其實他是號白石山人,他本名是齊純之。

現代社會當中,我們大都只有名、很少人有字了,我有朋友他曾去參加一個學術研討會,演講嘉賓都是些德高望重的學者,他想請他們在書上給題個字,但是因為他沒有取字,人家堅持不肯對他直呼其名,最終人家在扉頁上寫上他的姓,後面加上他的職稱作為稱呼。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這些學者們對傳統的堅守,以及細節體現出對他人的尊重。

關於中國傳統還有哪些文化呢,我們下次和您接著分享。

點閱【馨香雅句】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