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

怎樣利用「三伏」 轉變日日成好日?

怎樣利用「三伏」改變日日成好日? (pixabay)

「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後伏)的合稱,也稱三伏天。三伏天意指一年中最熱的日子。那麼三伏是什麼時候呢?傳統文化中有推算的準則嗎?三伏反映什麼中華傳統文化呢?這炎熱盛暑時節有什麼好的作用嗎?

南朝時代《荊楚歲時紀》就有記載「三伏」:「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末伏。」

唐代《初學記》引《陰陽書》解釋「三伏」,也是一樣的說法:「從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後伏,謂之三伏。」後伏即末伏。

那麼炎熱的三伏天有多久呢?初伏是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到第四個庚日,一共是10天;中伏是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如果到立秋前只有四個庚日,那中伏就是10天,若有五個庚日,中伏則為20天了。末伏是中伏之後的10天,也就是從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算起的10天。從初伏到末伏的三伏天又稱「伏夏」。從年中氣象週期來看,此時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期。

2020年三伏的入伏日期,以陽曆來說分別為:初伏始於 7月16日;中伏 始於7月26日;末伏始於 8月15日。今年的中伏是20天。出伏在 8月15日。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稱伏夏,長達30-40天。(容乃加/大紀元)

那麼為何伏夏要「伏」藏呢?古代《釋名》就有解釋「伏者何?金氣伏藏之日」,又說「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這就說到了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伏夏炎炎,五行屬火,火剋金,所以在伏夏期間的庚(屬金)日就要伏藏,以避剋。《本草綱目》說人體保健:「逆順之理,以夏月伏陰」。

這麼看來,三伏反映中華文化中陰陽五行中相生相剋的養生觀。從民俗傳承的經驗說「熱在三伏」,其中又以中伏最熱,所以避暑方法就是伏藏養生。唐代進士包佶詩句「火炎逢六月,金伏過三庚」,描寫黃曆六月伏夏展開了,要伏藏深居過三伏天的五行生活觀。應對到真實生活中,這種五行養生觀也是很實用。想想悶熱大暑天裡,身未動汗先流,汗流浹背不舒暢,最好是找個涼爽的地方過日子,許多古人就在三伏天閉門深居。俗語常說的心靜自然涼,則是強調心理方面的伏藏也能幫助身體寧靜舒爽。三伏天講究身心兩方的伏藏,修心養性,讓寧靜平和效果得以相加相乘。古人有不少詩反映這種境界,比如下面這三首詩描寫的:

三庚到秋伏,偶來松檻立。

熱少清風多,開門放山入。

──唐·曹松《夏日東齋 》

蘿逕闢雲關,幾餘偶趁閒。

來消三伏暑,坐對一房山。

──清·乾隆帝《夏日香山 其一》

三伏閉門披一衲,兼無松竹蔭房廊。

安禪不必須山水,滅得心中火自涼。

──唐·杜荀鶴《夏日題悟空上人院》

炎炎三伏天的「伏」提醒人更要注意保健、調理好身心。民諺有「頭伏餃子,二伏麵」的說法, 《荊楚歲時紀》有三伏吃麵的記載。夏天吃熱麵就出汗,這樣一來可以導出體內暑熱,清除鬱熱和積濕,中醫學認為這兩者都是導致身體生病的根源。

三伏天雖然炎暑逼人,但也不是一無是處,對想要強健身體、改善體質的人來說,這是一年中不可多得的30天(或40天)。中醫學上有「冬病夏治」的醫理,一些冬季好發的陽虛陰寒症狀的慢性病,例如:身體反復感冒、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等這一類「遇寒則發」的疾病,可利用三伏天旺盛的陽氣來調養,以強壯自身陽氣。所以對改變虛弱體質來說,「三伏天」正是時候。《黃帝內經》說夏天「養長」,三伏天的長夏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生命在四季循環週期中蓬勃生長的好時機,伏藏養生作得好可讓四季日日變好日。以下是《黃帝內經》提醒人在此期間要把握的一些養生保健的大原則:

1. 生活作息宜晚睡早起

2
. 不生氣不動怒; 心平氣和,少思少念強心氣。

3. 調節動靜作息,切忌久坐久臥。

4. 不損害體內陽氣。

另外,進入伏夏,也正是重視養脾胃的時候,脾胃調養好,可以增強一年中身體轉化養分的能力。夏天的五行以夏至中分為二,夏至前一個半月的五行屬火,對應的身體臟腑為心;夏至後稱「長夏」,三伏天「伏夏」也在此時展開,這是一年中暑氣最旺之時,五行屬土,對應到身體臟腑就是脾胃,落實到飲食養生的要點就是養脾健胃。明代大醫學家張介賓《類經》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長夏中的三伏天最炎熱,容易食慾不振,此時則是養脾健胃的關鍵。利用生命四季中蓬勃的生機養好脾胃,可增強化育營養的能力,也就能增強一整年中身體的防禦能力,奠定日日變好日的基礎

@*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