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

學會科學吃飯

【大紀元8月25日訊】一日三餐誰也离不了,可是,有些人吃東西很隨意,對健康無益。下面是總結出的科學用餐原則,看你能做到多少。

1.不在極度飢餓時進食 極度飢餓時雖食欲特強,但胃腸消化功能已受損,一下子吃多了,反而會造成食滯,既不利于消化吸收,影響營養供應,又會損害健康。應先少量進一些半流食,如粥、面或米線。

2.先吃愛吃的東西 如先吃喜愛的食物,情緒上的滿足會使你較快地產生飽脹感,從而避免進食過量。

3.晚上不宜吃冷飲 晚上人體體液代謝不活躍,若晚上7時以后吃冷飲,會由于體液代謝慢而積存體內,降低體溫,從而不易消除疲勞。

4.飯后勿吃甜點 吃過油膩的東西后再吃甜點,人體脂肪組織吸收多余的葡萄糖,會使人體肥胖。

5.飯后莫用腦 進食后,胃部消化需要集中血液。听听輕音樂,休息一會儿最為合适。若吃完就用腦,血液流向頭部,容易影響胃腸消化。

6.多吃些顏色深的蔬菜 顏色深的蔬菜比顏色淺的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2、鎂、鐵等營養素更丰富。

7.不要怕咽菜渣、纖維素能促進大腸蠕動,排除有害物質,預防腸癌。蔬菜有渣,只要不太硬,就應咽下去。

8.不要食用太多的調味品美國一項調查表明,多吃胡椒、桂皮、丁香、小茴香等天然調味品,也可導致人體細胞畸變,并會產生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還會誘發高血壓、胃腸炎等病變。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