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長廊

中國繪畫藝術:三國兩晉南北朝繪畫藝術(下)

三國兩晉南北朝苦難的時代給佛教提供了傳播和發展的土壤,佛教美術勃然興盛,遍及南北。在漢代繪畫發展的基礎上,這一時期人們對繪畫特點和功能有了進一步認識,繪畫史和繪畫理論著作開始出現。漢代流行的經史故事等題材的繪畫雖仍占一定比重,但反映士族名士的生活及人物形象的作品卻迅速增多,以文學為題材的繪畫創作也日趨活躍。山水畫和花鳥畫開始萌芽。此期繪畫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追求精神狀態的刻畫及氣質的表現,體現了這一時期繪畫的水平。

  

這一時期有關繪畫的理論及史料著作相繼出現,並不斷有所發展。東晉時顧愷之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讚》、《畫雲台山記》3篇著作。南朝劉宋時宗炳《畫山水序》及王微《敘畫》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古的關於山水畫的美學專著。齊梁時謝赫《畫品》是一部以品評古今畫家畫藝優劣的專著,可是此書的意義卻遠遠超出它對具體畫家所一一作出的品評,實際上它是一部概括了中國古代繪畫的藝術性準則的重要著作。謝赫的六法論對後世中國繪畫的理論與創作產生著不可磨滅的深遠影響。梁隋間姚最有《續畫品》,是追隨謝赫之後,對畫家畫藝進行品評的又一部專著。

  

總的來說,漢代以前的繪畫,筆墨賦彩比較簡略,構圖也比較簡單,直到西晉才開始初步成熟。東晉以後出現了顧愷之、戴逵、陸探微、張僧繇、楊子華、曹仲達等大家,此時的人物畫和走獸畫已達到成熟階段,而山水、花卉、鳥禽之類則遠未成熟,有待發展。山水還只是作為人物故事畫的襯景,描繪方法尚存「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的特點。畫山則「群峰之勢若鈿飾犀」,畫樹石則「伸臂布指」。這一時期的繪畫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說兩漢以前的作品大都是為政教服務的,而自東晉南朝以來,雖然宣揚政教的作品偶然有之,但主流是與文藝佳篇相配合的故事畫或以現實為題材的風格畫之類。另外,除佛畫多作於廟壁上外,已開始有卷軸畫的出現,因而使收藏欣賞成為現實。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