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無限可能的愛河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20日報導】(據中廣新聞伍玫娟報導)
愛河,是高雄市最重要的意象。1950年代有農家婦女在河邊洗衣服,日據時期,定名為高雄川,1948年有人開設遊船所,情侶泛舟其上,愛河之名於是傳播開來。1968年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愛河。而後歷任市長開始大力改造愛河,先將污水阻絕,擺脫臭水溝的稱號,設置親水空間,木棧道,噴泉,腳踏車道,還有七座以燈光雕琢的橋樑,更重要的是,沿著愛河流域建立了藝術特區,電影圖書館,歷史博物館,音樂館,工商展覽中心,美術館,客家文物館,文化產業因而興起。

愛河變美了!如今巳是高雄市現代化的代表,市府更花費鉅資要將愛河中上游的堤防全面整建。水工處長彭振聲指出最終的構想是一旦中上游河段可以行船,河面上的船隻可以輕而易舉觀賞沿岸景觀,將現有的堤岸打破,改以穿透性較高的設計取代。

另外,為了建立愛河行船的意象,現有的河港觀光路線將全面啟動,交通局的構想是將愛河與高雄港連成一氣,河上有觀光船,港內則有大型觀光渡輪,彼此相輔相成,將河與港的特色充分發揮。

愛河的記憶烙印在每一個高雄人的心底深處,上一代人的愛河,是與情人泛舟的甜密回憶,這一代人的愛河,是元宵燈會的燦爛,午後音樂館的琴聲與咖啡香,以及兩岸博物館群的知性與充實,而下一代人的愛河,也許是更寬廣的綠色親水空間,以及在輪渡站等著乘船的興奮心情吧!

相關新聞
南部七縣市長籲用愛走更遠的路
咖啡音樂交識愛河畔  吸引民眾聆賞
孫燕姿穿裙子 像個俏麗的「小淑女」
咱ㄟ都市,咱ㄟ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