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在夜幕中摸索

──民國外交官顏惠慶的蘇聯觀察

余杰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2月21日訊】對民國歷史有興趣的讀者,不應該忽略《顏惠慶自傳——一個民國元老的歷史記憶》。顏惠慶出生於一個上海基督教牧師家庭,後赴美留學,歸國之後受賜滿清進士,進入外務部,從此開始其漫長的外交生涯。入民國後,顏惠慶先後出任北洋政府外交總長、國務總理等要職,也曾擔任過中國駐國聯代表團首席代表,以及中國駐德國、美國公使和駐蘇聯大使等職務。他還參與創建和主持近代中國一些著名的文化教育、慈善機構和社團,如清華大學、國立北平圖書館、中國紅十字會、歐美同學會等。顏惠慶的一生,主要的成就還是在外交領域,他以出色的外交能力為當時貧弱的祖國爭取到了若干權益。他曾參與中英禁煙問題談判,使英國政府承認了禁煙原則;他也在國聯大會上痛斥日本吞併滿洲的陰謀,促使國聯通過了譴責日本的聲明;他還在日內瓦與蘇聯外交人員秘密接觸,在二十四小時內辦妥了兩國復交手續。閱讀顏惠慶的這本回憶錄,使我們對長期被妖魔化的民國政治家們有了深切的“同情的理解”,我們發現顏惠慶和他的同事們在學識、人品、見解、外交手段和愛國心等諸多方面都堪稱一流人才,此後國共兩黨在外交領域都罕有如此傑出的人才。北洋政府並非完全由一批昏聵平庸、腐化墮落的官僚所組成,也不能以“賣國政府”這一不負責任的說法而一概否定之。

一九三三年一月,顏惠慶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駐蘇聯大使,直到一九三六年三月辭職回國參與上海難民救濟工作,他在蘇聯居住了三年多的事件,親歷了中蘇關系中的若干重大事件,也對蘇聯社會有著獨到的觀察和思考。區別於信奉共產主義的中國革命者對蘇聯的大聲歌頌和國民黨右翼人士對蘇聯的敵視與謾罵,顏惠慶的蘇聯觀察全面而理性,這與他在美國所受的良好教育有關,也與他本人並未置身於國共兩黨激烈的鬥爭有關。他是一個典型的技術官僚,是在傳統教育和西方文化的薰陶下成長起來的外交家,他沒有多少意識形態的固執,因此其蘇聯觀察反倒能“識得廬山真面目,因為不在此山中”。顏惠慶本人性格溫和,從不故作高論,他認為:“現今的明智之士,處事為人,不會採取過分贊美或竭力反對的態度,常常以開闊的胸懷、容忍的心態對待之,能夠相當客觀地講述自己的經歷。他們雖然發自內心地認為他們自己國家的思想和制度是最好的,但他們絕不堅持把這種思想和制度強加給其他國家,反過來,他們也希望其他國家採取同樣的態度,不要把他們自己國家的思想和制度強加給別國。”這段論述闡明瞭其論述問題的基本立場,也委婉地對蘇聯政府當時奉行“輸出革命”的外交政策進行了批評。

顏惠慶注意到,蘇聯政權比沙皇俄國更為排外、更加懼怕西方思想的進入,“奇怪的是,沙皇時代的俄國人以擅長各種語言聞名,而在布爾什維克掌權後,除了俄語之外,沒有什麼人能說其他語言。無論是在大賓館、大商店,還是在大街上,幾乎碰不到一個會將任何一種外語的人。”顯然,對西方語言的排斥,也就意味著對語言背後的文化和政治體系的排斥;為了讓人民免于受到資本主義的毒害,限制民眾學習外語也是官方有意為之的策略。蘇聯不像美國那樣善意地對待外國訪客,包括中國僑民在內的許多外國人在此很少受到歡迎,“這些人的生活痛苦不堪,常會遭到莫名其妙的迫害,甚至被以令人無法相信的罪名流放到遙遠的地方去。”中國人在蘇聯的處境不佳,時常受到虐待:“這裏還經常發生有人失蹤的事情,盡管使館或領事館努力尋找,但仍弄不清楚他們的去處。當被秘密員警逮捕後,被捕人就由特別法庭審訊,在拘留階段,不允許領事去探視。審訊時,領事也不允許到庭。”這些做法既不符合現代人權觀念,也有悖於國際法準則。但蘇聯官方根本就不依法行事,顏氏也基本上無能為力。

不過,與普遍存在的排外政策相反,蘇聯也存在著另一種出於意識形態原因而實施的“國際主義”——蘇聯對信奉共產主義的外國人,尤其是各國共產黨的高級成員採取積極籠絡的政策。顏惠慶指出:“中國共產主義者在蘇聯很受優待,我們遇到過一些,他們不僅與蘇聯人一樣可以在各地工人療養院休假療養,而且與蘇聯黨的領導人一起坐在劇院包廂裏看戲。在公共場所,他們遇到我們時就裝作蒙古人,不和我們打招呼,這是他們的規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對他國內政的公然幹預。雖然顏氏是中國合法政權駐蘇聯的大使,但對於這樣的情況也只能默許而已。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的蘇聯,史達林主義正在迅速向社會的各個方面滲透。重要的政敵基本已被掃除,史達林唯我獨尊的統治格局也逐漸成形。不過,大規模的整肅仍未停止,恐懼依然彌漫在每一個家庭之中。今天讀來,顏惠慶的感覺是那樣的真切:“我們的所見所聞無不帶有革命性質,例如,領導幹部的類型,他們的思想、方法和行動,他們的動機、觀念,和對他們的激勵機制,所有這一切都表明一個事實,即革命雖不再像過去那樣激烈,但還遠未進行到底。整個國家仍然在為重建社會政治秩序而奮鬥,也可以說在捍衛社會政治秩序的再建設。還有,蘇聯仍在軍事管制之下。”沒有鬥爭,這個社會便無法存在下去。顏氏指出了蘇聯帝國的實質是一個軍事管制的帝國,其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嚴重地軍事化了。軍事化所造成的結果,自然是社會關系的單調和同一。同時,又因為食品和日用品的短缺,人們的閑暇時間和娛樂活動大量減少,城市也變得索然無味了。顏氏對革命前後的莫斯科有一番比較:“一九一三年我在莫斯科小住過。一九三三年再到莫斯科後,眼前所見的情形與過去確實不同了,這裏不如以前那樣繁華燦爛與充滿樂趣。”

顏惠慶敏銳地發現,蘇聯是一個沒有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社會:“不像其他歐洲城市那樣,莫斯科本身沒有獨立的新聞報導,我們也買不到外國的書籍、雜志和日報,這使我們難以獲得資訊,無法知道蘇聯或整個世界正在發生著什麼。”這是一個資訊匱乏到了極點的國家,人民所獲得的資訊越少,人民就越容易被控制。而作為外交官,如果無法獲得多元化的資訊,則不足以形成正確的判斷。為了了改變此種狀況,顏氏作了多方面的努力:“曾在廣東任過我國顧問的鮑羅廷辦有一份英文的《莫斯科每日新聞》,我貪婪地閱讀這份報紙。後來又有了兩種刊物,一種是德文的,一種是法文的,分別是雙週刊和旬刊。這些報紙刊物對於身在莫斯科的外國人來說,猶如在茫茫黑暗中看到了一絲光亮。”顏氏曾經留學美國,也曾經周遊歐洲,深知歐美社會的生機和活力就在於資訊的自由傳播,民眾享有思想和創造的自由,這恰恰是蘇聯所缺少的——“所有的出版物都是官方出版物,並且嚴格封鎖,即便想撩起檔的一角偷看一眼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可以說,他們絕不讓外人看到任何東西。在蘇聯生活時,想得到任何有關的資訊,都會使人感到從來沒有過的無助與無奈。”在其擔任駐德國和美國的外交官期間,並未經歷過這種“無助與無奈”,這就是地地道道的“蘇聯特色”。

蘇聯社會是一個與波普所說的“開放社會”相對立的“封閉社會”。這種“封閉社會”的“封閉性”,遠遠超過了此前任何形態的專制社會。顏惠慶指出:“蘇聯當局不贊成外國人與蘇聯人交朋友,如果外國人堅持與某蘇聯人交朋友,那麼,它的這個蘇聯朋友就會受到員警的監視。在蘇聯,外交官生活在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環境中,這種隔絕比起過去的北京來有過之而無不及。每一個使館門前,都有員警站崗,崗亭內配備有專用電話。帝國主義國家的大使每次外出,都有警車跟隨‘保護’。”顏氏在這裏所說的“過去的北京”是指晚清時代的北京,那時駐北京的外交使團被劃定在東交民巷這一狹小區域之內,外交官們很難與普通的中國人有深入交往。但是,滿清王朝還只是一個奉行皇權至上的專制帝國,它根本沒有能力創建一支現代意義上的秘密員警系統,也沒有辦法控制西方新聞記者和傳教士的活動,因此當時的西方觀察家們反倒享有相當程度的自由,並創造出了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公共空間”。其中最典型的個案就是當時在北京極其活躍的新聞記者、澳大利亞人莫里遜,後來他居然能成為袁世凱的顧問。這種情形在三十年代史達林的莫斯科絕對不可能出現。克格勃組織已經建立了一套精確而有效的監控系統,各國外交人員只能生活在一個“真空”環境之中。因此,顏是根本不知道蘇聯境內存在著龐大的“古拉格群島”,也根本不知道史達林的戰友們究竟是怎樣消失的。

雖然顏惠慶對蘇聯發生的一切頗為“同情”,他仍然對蘇聯官方毫無原則的外交政策感到吃驚。有一次,他詢問蘇聯的一名高層官員,指導蘇聯外交政策的總體原則是什麼?對方回答說:“原則?搞外交沒有原則可言,只有利益。”顏氏是老式外交家,而且還是虔誠的基督徒,無法接受這種“好話說盡、壞事做絕”的外交方法,他不禁感嘆說:“此人坦承蘇聯政府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擇手段,聯系到蘇聯關於布爾什維克政權的崇高原則和理想的大量聲明,感到太出乎意外了。”確實,這個政府言行脫節的程度堪稱世界第一,它居然能先後同法西斯德國和日本簽訂和平條約,還美其名曰“為世界和平作貢獻”。在顏氏的任期內,遇到了中蘇外交中的一起重大糾紛:蘇聯發面才單方面將中東鐵路的權利轉讓給日本,當中方批評這種破壞兩國政府間莊嚴協定的不正當行為的時候,蘇方卻強詞奪理地對已受傷害的中國進行侮辱,說日本人不可能將鐵路搬回日本去,如果中國收復了滿洲,也就能收回鐵路了。顏氏在回憶錄中尖銳批評了蘇聯方面的這種無恥行徑。

莫斯科寒冷陰翳的氣候讓顏惠慶的身體狀況惡化了,加之他不滿國民政府對蘇軟弱的外交立場,遂辭職回國,國內等待他的是即將爆發的日本侵華戰爭。顏惠慶總結三年間對蘇聯的觀察,作出了這樣一番論述:“從客觀情況來說,莫斯科乃至整個蘇聯,令人感到新奇而有意思,因為它與歐洲其他國家太不同了,它正在嘗試一種全新的社會制度;但從主觀感受來說,這裏的氣氛和環境如此壓抑,令人感到像是在夜幕中摸索,對所有聽到的甚至見到的都有點不敢信以為真。”是的,在大多數時候,“感覺”都比“理論”更加可靠。顏惠慶就是夜幕中的摸索者之一,經過長期的摸索之後他獲得了大致的真相。今天,蘇聯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已經不復存在,顏惠慶充滿歷史洞見的蘇聯觀察卻仍然歷久彌新,讓人信服。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七日

--轉載自《議報》第229期 http://www.chinaeweekly.com(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胡平:余杰《為自由而戰》序言
余杰墨爾本演講會談真實的中國
余杰在澳洲的墨爾本談真實的中國
余杰喚醒西方認識真實的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