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黑龍江省寧安市沙蘭鄉洪水災害原因分析

王維洛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6月22日訊】根據新華社報導,2005年6月10日黑龍江寧安市沙蘭鄉遭受洪水災害,一所小學被淹。當天報導的死亡人數為29人,四天之後,死亡人數上升到99人(截至6月14日的數據),其中95人是沙蘭鄉長安小學的學生,其餘4人為當地村民。另外還有10名學生失蹤。

  關於造成此次嚴重洪水災害的原因,有以下三種解釋︰

  第一︰兩百年一遇的強暴雨引起山洪和泥石流,加上沙蘭鄉長安小學的地勢低窪;

  第二︰沙蘭鎮所在地區降水量並不高,洪水之所以來勢如此兇猛,可能與山上橋樑等設施攔水有關,最後攔不住了就傾洩而下;

  第三︰暴雨致使上游水庫的堤壩被衝垮,而形成破壞性極強的洪水。
  本文就這三種原因解釋進行討論。

  一、洪水原因解釋

  第一種原因解釋︰兩百年一遇的強暴雨引起山洪和泥石流和長安小學的不利地勢
  關於此次寧安市沙蘭鄉洪水災害的報導,國內新聞媒介口徑十分統一。寧安市沙蘭鎮災情動態(一)在介紹災情說︰

  「6月10日下午13時,寧安市沙蘭鎮西北沙蘭河上游處急降40分鐘暴雨,降水量150毫米,形成山洪水,並迅速衝向下游沙蘭鎮。約14時15分,洪水到達沙蘭鎮。由於沙蘭鎮地勢低窪,200戶居民家中進水,沙蘭中心小學352名學生和31名教師被圍水中。」

  另外根據中廣新聞6月11日報導︰黑龍江寧安市沙蘭鎮沙蘭河上遊山區昨天下午2點半左右突降暴雨,瞬間形成洪峰,引發土石流,最高洪峰水位達2米,淹沒了沙蘭鎮中心小學。洪水造成29人死亡,4人失蹤。

  新華網「黑龍江寧安洪災追蹤:強降雨造成泥石流山洪」一文引用黑龍江省水文局局長董淑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介紹說,「此次洪災的原因為短時間、局部、突發性強降雨造成的典型的泥石流山洪。在洪災發生前,沙蘭河上游在40分鐘內,降雨量達到150毫米─200毫米,屬200年一遇的強降雨,在目前的條件下,這種情況造成的山洪尚無法預知。」

  關於沙蘭鎮的不利地勢,主要來自牡丹江市常務副市長靖殿元的介紹︰「沙蘭鎮過去叫沙蘭坑,鎮子本身就地處低窪,學校又建在鎮裡的偏低處。沙蘭河上游強降雨造成沙蘭河水出槽,短時間形成高水頭,衝入校園,釀成災害。事實上,寧安人都知道,沙蘭鎮是個淺山區,丘陵地形,一下雨,容易被水淹。沙蘭鎮中心小學這些年一直在翻新,改善校舍,但一些家長認為如果能根據沙蘭鎮的地形,做出調整,讓學生在高一點的地方上課就好了。」

  第二種原因解釋︰沙蘭鎮所在地區降水量並不高,洪水之所以來勢如此兇猛,可能與山上橋樑等設施攔水有關,最後攔不住了就傾洩而下。

  這種解釋來自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服務處邵俊年處長。邵俊年在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說:「我是10日深夜得知洪水消息的。在我局的實時氣象資料中,顯示沙蘭鎮所在地區降水量並不高,這與南方地區的降水沒法比。洪水之所以來勢這麼猛,可能與山上橋樑等設施攔水有關,最後攔不住了就傾洩而下。」

  第三種原因解釋︰暴雨致使上游水庫的堤壩被衝垮,而形成破壞性極強的洪水。

  這種解釋來自一位寧安市網友的帖子︰

  「事情根本不是報導的那樣,我就是寧安的。沙蘭鎮俗稱「沙蘭坑」是個坑型周圍是環型山坡的特殊地型,而水庫是在距離20里外的高處。6月10日下午是因為急下暴雨水庫的堤壩被衝垮造成的。這些水庫是1960年建造後至今未維修過的,而寧安的水利部門卻在去年買了6台「上海帕薩特」。悲劇就是這樣產生的。今天下午一位分管的付市長被憤怒的市民用鐵鍬把頭部砍傷,原因就是這「付市長」在和別人打電話中說這裡已經沒事了,這些話被幾個村民聽到,上去就砍。失去親人的心情是無法用語言來訴說的!!!!!沙蘭鎮已被當地的武警封鎖。這決不是自然災害,而是各方面領導的過失,多少幼小的生命和多少無孤的村民就是被這些貪官殺害的。死亡人數就不用說了。報導的人數和當地的情況???死亡人數應該是300左右,失蹤200多人,當時正在上學的有將近600人,死亡的都是1-4 年級的學生,5年級的學生沒有甚麼傷亡,我真的不明白媒體的報導,哎~~~~~~傷心,心痛啊。那麼多的生命,就被你們的一句話掩蓋了吧!!!這樣的事多了,我是穆稜林業局的前幾年我們這著了一回火燒了國有資產2000萬可是只報了27萬,因為超了30萬就是重大火災。上有林業局局長,下有公安局局長,消防科長花錢平了,當時消防科長說了,我完了公安局長也得完,林業局長也得完,我還得當我的消防科長。這就是官官相護……」

  二、洪水成因討論

  現在就上面所述的洪災原因進行討論。

  第一︰關於兩百年一遇的暴雨

  6月10日下午13時,寧安市沙蘭鎮西北沙蘭河上游處急降40分鐘暴雨,降水量150毫米,為兩百年一遇的暴雨。

  黑龍江省水文局局長董淑華說,「此次洪災的原因為短時間、局部、突發性強降雨造成的典型的泥石流山洪。在洪災發生前,沙蘭河上游在40分鐘內,降雨量達到150毫米─200毫米,屬200年一遇的強降雨。」

  分析暴雨,要從暴雨的歷時長短,暴雨的面積和降水強度(降水深)這三個要素來分析,也就是專業人員所說的「時面深」分析。

  從時間上來分析,這次暴雨歷時時間短,一共只有40分鐘,難以形成大洪水。
  從面積上來分析,沙蘭河是一條小河,上游的匯水面積小,也很難形成大洪水。
  從降水強度來分析,降水量為150至200毫米。這個降雨強度非常大,有利於形成大洪水。

  董淑華局長所描述的「短時間、局部、突發性強降雨」,正好涉及歷時,暴雨的面積和降水強度這三個要素。短時間不利於形成大洪水,面積小也不利於形成大洪水,只有強降雨是三個要素中惟一有利於形成大洪水的因素。

  董淑華局長說,40分鐘的降雨量達到150毫米─200毫米。可見這個降雨量不是當地氣象台站實測得到的數據,而是估算的數據。40分鐘的降雨量達到150 毫米─200毫米,這是創造中國40分鐘最大降雨量的記錄!!!這不只是200年一遇的強降雨,而且是更加罕見的強降雨。

  下面是中國45分鐘的最大降雨量記錄︰
  1964年9月10日,浙江德清︰45分鐘的最大降雨量135.5毫米;
  1953年9月2日,江蘇揚州︰45分鐘的最大降雨量114.9毫米;
  1964年7月16日,山東勞山︰45分鐘的最大降雨量109.3毫米;
  1968年4月9日,廣西靈山︰45分鐘的最大降雨量107.3毫米;
  (參見︰詹道江、鄒進上︰可能最大暴雨與洪水,水利電力出版社,1983年,北京,第422頁)

  正如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服務處邵俊年處長所說,在中國氣象局的實時氣象資料中,顯示沙蘭鎮所在地區降水量並不高,這與南方地區的降水沒法比。如果中國氣象局對中國最大的40分鐘的降雨量沒有記錄,這是最大的失職。

  下面用兩個計算例子來說明時面深三要素和降雨量的關係︰
  40分鐘100公里範圍內平均降雨100毫米︰總降水量一千萬立方米;
  3天1000公里範圍內平均降雨1600毫米︰總降水量十六億立方米。

  第二︰關於沙蘭鎮和長安小學的不利地勢

  沙蘭鎮位於低山區,丘陵地形,本來是不容易受洪水危害的地區。儘管沙蘭鎮是坑型地形,周圍是環型山坡,但是畢竟不是一個封閉的坑,而是有出口的坑型地形,沙蘭河流經沙蘭鎮,而後注入牡丹江。只要這個出口沒有被堵塞住,不可能發生滅頂之災。

  第三︰2米高的洪峰

  請大家注意在報導中提到的破壞能力極強的「2米高的洪峰」。在自然狀態下,上游暴雨所形成的洪水,在山區或丘陵河道中,儘管水位上升快,但是仍然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不可能形成「2米高的洪峰」。

  這種洪峰常常在水庫大壩潰壩之後,或是水庫大壩打開洩洪閘或洩洪壩段之後形成,人稱「潰壩洪水」。

  邵俊年處長推測︰洪水之所以來勢這麼猛,可能與山上橋樑等設施攔水有關,最後攔不住了就傾洩而下。」就是說,橋洞可能被樹木、石塊等物體堵塞,形成一個人工壩,阻擋洪水下洩。這樣水位上升,水的壓力加大,最後這個「人工壩」還是被洪水沖垮,形成「潰壩洪水」。

  邵俊年處長從他掌握的降雨數據和經驗中得出,6月10日下午13時,寧安市沙蘭鎮西北沙蘭河上游處40分鐘、降水量150毫米的降水,不可能形成造成破壞能力極強的「2米高的洪峰」,也不可能造成如此嚴重的洪水損失和人員傷亡。只有受人為因素影響,如橋樑等設施先攔水後潰壩或是水庫大壩潰壩或是打開洩洪壩段,才能形成如此高的洪峰,形成如此強的破壞力。

  第四︰和勝水庫

  和勝水庫位於沙蘭鎮上游約20公里處,是一個小型水庫,建於1960年,之後沒有經過正規的維修。根據中國水利部水庫管理條例,這類小型水庫已經由承包者管理。承包者根據自己的利益,決定水庫的運行。

  在所有的報導中都沒有提到,這座水庫在洪水過程中是否發揮了防洪效益,或者為水庫安全採取甚麼措施,比如打開洩洪閘、打開洩洪壩段等。似乎這座水庫和此次洪水災害根本沒有甚麼關係。

  寧安洪水災害發生後,國務委員回良玉指示財政部司長曹廣生,國家防汛總指揮部副主任田以堂帶隊組成工作組前往黑龍江省寧安市沙蘭鎮災區,指導災區工作,慰問群眾。中央工作組到了寧安市後不久,便到和勝水庫檢查指導工作,並做出指示︰切實加強對上游和勝水庫的監控和沙蘭鎮上游降雨量的監控,佈置了四個觀察哨, 200人晝夜死看死守,確保不發生余災。根據寧安信息港6月12日8時報導︰到發稿時,和勝水庫尚無溢流,大壩安然無恙。可見這個和勝水庫和此次洪水關係非常微妙。

  從和勝水庫的建設年代和規模來推斷,和勝水庫大壩的抗洪能力不會超過能抗百年一遇的洪水。到6月12日8時,和勝水庫發生尚無發生壩頂溢流現象,則可以推斷,和勝水庫已經在洪水過程中打開洩洪閘或打開洩洪壩段實行洩洪。

  這和那位網民的解釋就比較符合了。只是那位網民可能把打開洩洪閘或打開洩洪壩段當作是水庫的堤壩被洪水沖垮。

  第五︰和勝村村長的電話

  長安村一位名叫曾憲華的村民說︰10日大雨剛下時,位於河上游和勝村的村主任、村支書曾經給鎮政府、派出所打電話報警,但是無人接聽,如果當時有人,也許就會避免事故,至少不會造成這麼大的傷亡。」

  對此,牡丹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巖柏對記者說︰公安機關已經對沙蘭鎮黨委書記黃明君、沙蘭鎮派出所所長李作玉立案偵查。

  在剛下大雨時,上游的洪水尚未形成,和勝村的村主任、村支書想要告訴沙蘭鎮黨委書記黃明君、沙蘭鎮派出所所長甚麼情況?顯然他們想要通知下游的領導,雨下得很大,和勝水庫大壩可能會有危險,他們將打開洩洪閘或打開洩洪壩段實行洩洪,讓下游早作準備。而不巧的是,當時鎮黨委書記辦公室和沙蘭鎮派出所長辦公室都沒有人在,所以也就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防範即將到來的洩洪洪水。當和勝水庫打開洩洪壩段實行洩洪,洪水形成了2米高的洪峰。

  三、情景描述法

  根據各種報導的資料,借用情景描述法,可以將此次寧安市沙蘭鎮洪水災難的各種可能的過程加以描繪,下面是最可能的洪水災害過程︰

  2005年6月10日下午13時,寧安市沙蘭鎮西北沙蘭河上游處下暴雨,持續了40分鐘,降水量不足150毫米。

  降雨形成的地表徑流彙集沙蘭鎮上游約20公里處的和勝水庫。和勝水庫是一個小型水庫,建於1960年。水庫大壩屬於不能壩頂溢流的類型。和勝大壩工程防洪標準低,之後又沒有經過正規的維修,特別是承包之後,沒有正常的維修,屬於病危水庫大壩。為了保證和勝水庫大壩的安全,水庫承包者決定打開洩洪閘或打開洩洪壩段實行洩洪。和勝村的村主任、村支書決定將此措施用電話報告沙蘭鎮黨政領導,但無人接電話。

  洩洪洪水形成2米高的洪峰,快速向下游推進。在前進的過程中,可能受到橋樑等設施攔水,後即衝垮,增加了洪水破壞力量。

  當2米高的洪峰到達沙蘭鎮時,鎮上的居民毫無準備。位於地勢低窪的長安小學受害最為嚴重。

  四、結束語

  上游地區的暴雨、沙蘭鄉長安小學的地勢低窪是導致此次洪水災難的原因,因為上游不降雨,下游就不可能有洪水;如果長安小學的高程再高2米,可能淹的是別人,而不是這些可愛的小學生。但是,這都不是導致此次洪水災難的主要原因。導致這次洪水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和勝水庫的突然洩洪。由於水庫突然洩洪造成洪水災難,在中國已經不是第一次,但這次絕不會是最後一次。中國8萬多座水庫中,有百分之四十是病庫危壩,伴隨這幾萬座病庫危壩生活,像這樣的災難還會經常發生。
  作者是工程師,居德國

《觀察》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九評征文】王維洛:中國共產黨和三峽大壩工程
王維洛:拉虎皮作大旗
王維洛:2004年中國經濟發展亮點的黯然失色
王維洛:問人大代表──三峽工程移民到底是多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