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巫石吉:天才的不凡情感

真天才、大作家,往往要陷入一段長時間的絕望生活。

叔本華對文學的定義是:「利用詞句使想像力活動的技術。」

文學家的先決條件是,先要洞悉人生和世界。他們見解的深淺與否,直接決定和影響了作品深度。

叔本華的哲理是悲觀主義,在憂鬱的悲憤下,有無窮無盡的思維經由你的啟迪,蘊涵出不朽的智慧浪花。

歌德說的不錯:「人生有如多彩多姿的泡影。」

精神醫學界巨擘的克雷奇馬,在古典名著《天才心理學》中,生動描寫了歌德、羅伯特等躁鬱症天才的生涯與創造間的關係。

我們知道歌德用一甲子的歲月寫下曠世巨作【浮士德】詩劇,他自青年時期到八十餘歲這段漫長的歲月中,大約以七年為一週期,會出現躁鬱的現象。尤其是輕躁期,歌德表現出旺盛的創造力。他共寫了幾百首詩,甚至完成曠世巨作【浮士德】詩劇、【親和力】等傑作。

而在這段時期,他也在現實生活中和多位女子相戀。他從家鄉寫信給在萊比錫的戀人凱特姮,信中說道:「我的身體如今已經復元了,可是靈魂卻尚未痊癒,雖然一直生活在溫和、寧靜中,一樣感覺不到幸福的喜悅。」戀愛中的人,相思苦,分隔兩地的相思更苦。

二十一歲時歌德入史特拉斯堡大學念法律系,初夏旅行塞爾及亞爾薩斯,在附近的塞恩海姆認識了牧師的女兒弗莉德麗克.布里安,與之相戀。曾寫下與弗莉德麗克.布里安認識感想:「在所愛的人身上,能得到的最大喜悅是看到她自己喜悅的時刻。」

二十三歲時又愛上已訂過婚的夏綠蒂,演變成三角戀愛,二十四歲春天,夏綠蒂終於和未婚夫成婚,歌德未出席婚禮。

二十五歲一月和瑪麗葛西利.普萊諾結婚。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出版,將對夏綠蒂之戀,普萊諾家的氣氛合成的作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歌德七十四歲時甚至愛上十九歲的女孩,差點要娶對方為妻!

對於這樣的變化,歌德也敘述「對一般人只會有一次的青春,天才卻能有好幾次的年輕體驗。」這對天才詩人歌德而言,真是最正確的細緻洞悉,也是最真實浪漫多情的描述。

「不俗即仙骨,多情迺佛心。」詩人的關愛多情,使得文思泉湧,躍然紙上,讓詩情畫意的濃厚深思,透過詩人的慧心獨俱,書寫出美不勝收的纏綿情詩。

年輕是一種feeling,年輕可以重新來過,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我們不該為逝去的歲月感到年華老去,年輕是一種永不止息的精進過程,學習天才勇往直前的年輕衝勁,那是生命中最可貴的源頭活水!@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