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關西.石牛山.馬武督糯米橋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59
標籤:

石牛山,位於關西的馬武督,是新竹地區的名山,名列台灣小百岳。從關西走118縣道,進入馬武督,行進至34.5K附近的叉路時,就可看見「石牛山民宿」醒目的招牌,左轉進入石牛坑產業道路,順著指標走,過「石牛山民宿」,繼續向前走,不久就抵達了石福宮。石福宮是石牛山兩條登山路線的交會處。

據說石福宮是一座百年古廟,前幾年才改建成現在的模樣。石福宮旁有私人開闢的停車場,佔地頗廣,可停數十輛汽車,計次收費,停車費100元。今天非假日,停車場空無一車,連收費亭也無人駐守。我停好車,東張西望,卻不見管理員的蹤影。於是帶著竊喜踏上今天石牛山之行。

從石福宮出發,有左右兩條登山路線,左線平緩,右線陡峭,曾爬過石牛山的山友都建議走左線原路來回,或者右去左回,勿採左去右回,以免下山會陡峭難下。我決定採右去左回,繞一圈O形路線,以完整地體驗石牛山。

從停車場出發,沿著水泥產業小路前行,約10分鐘,抵達戴姓農宅。右線的登山口就在民宅旁,山徑繞經民宅後方的檳榔及柑橘園,這時抬頭視線穿過檳榔樹梢,望見石牛山的稜線在遠遠的高處,稜線之下,有裸露的嶙峋岩石。這高低300多公尺的落差,迎面而來的上坡路,將會有一番苦戰。


通過陡峭的溪谷


穿過農園,進入一小片柳杉林。山徑隨即變為陡上,不久,遇溪谷,山徑緊貼著溪岸邊的山壁而行。溪谷落差大,河床陷落成上下五、六層,形成連續的小斜瀑,每層河床都有溪水沖刷造成的小池潭。溪畔狹窄,山徑與溪谷交錯而行,須拉著繩索來回越溪,才通過溪谷路。不久,遇見約一層樓高的垂直岩壁,小心翼翼拉繩攀爬而上。上岩壁之後,輕踩略晃的獨木橋,跨過陷落的坳坑。

續前行,地形更險峻,前面出現斜壁,錯落的巨石阻擋在前。山徑穿越狹窄的岩洞,岩洞狹小,先御下背包,丟送背包過洞,然後再以狗爬方式鑽洞過去。鑽洞之後,又是連續陡上地形。突見上方有一橫跨的細長公路護欄,凌空斜跨於岩壁,宛如空中之橋。拉著繩索,小心踩踏而過,走時細板略為晃盪,有驚無險的通過。之後,還是陡上,須拉繩索而行,幾乎不見平路。沿途不時可見巨岩,山徑穿梭而上,手攀腳蹬,不知不覺間,時間飛快逝去。

終於看到上方林梢亮光一片,心情如釋重負。歷經一個小時的攀爬,總算抵達稜線。此時汗流浹背,全身暖熱,一登上稜線,卻強風凜冽,身體頓時感到一陣寒意。不敢休息過久,繼續循稜前進。


石牛山


稜線路上,已無太多劇烈起伏,約10分鐘,繞過一塊巨岩,就登上了石牛山。石牛山,山頂散落幾塊岩石,其中一塊特別突起的巨岩,岩壁釘著標誌牌,寫著「石牛山,高671公尺」。這塊巨岩大概就是所謂的「石牛」,當地人習慣稱大石頭為「石牛」,石牛山以多岩石而得名。

山腳下的山谷,地名為「石牛坑」,土地公廟名為「石福宮」,是取「福庇石牛坑」的意思。日據時代埋設的三等三角點基石(no.6247),深埋於泥土中的基柱,土壤被掏空,大部份裸露於外。不到百年光陰,石牛山經風歷雨,至少已被沖走半公尺厚度的土壤。

石牛山頂擁有360度視野,以展望遼遠著名,天朗日晴時,石牛山可以眺望石門水庫湖色山光,據說也可望見雪山山脈的大霸尖山。抵達山頂時,卻正好變天。雲嵐倏忽襲來,原本還隱約可見的周遭山巒頓時化為一片白茫。天氣不好,美景只能想像而已。

在山頂休憩一會兒,然後改走左線下山。循陵下行,一會兒就遇往左線的叉路。一路下行,山徑果然和緩許多,雖然也有不少陡坡,但不必手腳並用,以狗爬猿攀的方式前進。約30幾分鐘,經過山麓的農園,就抵達左線的登山口的呂姓農宅旁。這時天空已下起雨了。再走水泥產業道路下山,約八、九分鐘,繞回到石福宮。停車場仍是空空盪盪,只有我這輛車而已。還是沒遇到管理員,趕緊開車離去。


馬武督糯米橋


回程,返回關西的途中,經過錦山橋,突然瞥見右側溪谷似有一座橋影。停車觀看,果然是一座古橋。想起之前曾讀過關西的資料,馬武督有一座古老的糯米橋,沒想到竟然能夠不期而遇。糯米橋的橋頭豎立一塊告示牌,提及糯米橋建於民國29年(1940年),時為日據時代昭和15年,糯米橋已有60幾年的歷史。

這座糯米橋擁有3個橋拱,規模不小,應是昔日馬武督對外的主要橋樑。古橋典雅,又歷經歲月滄桑,充滿古樸的風味。我後來查資料才得知,這座糯米橋原本已荒蕪不堪,橋上長滿雜草,最近一兩年才整修完畢。糯米橋的橋身兩側有新砌的石護欄,欄邊還種植花草;橋面也鋪上了新的石材,供遊客行走橋上。

古橋經過整修,變得美觀,但新的橋面與舊的橋墩卻顯得有點不對味。只有走下溪谷,在低處觀賞古橋墩時,才能感受到古橋帶給人的感動。

馬武督,這地名充滿了異國情調。我最早知道這個地名,是二、三十年前初次聽到「羅馬公路」時,當時很好奇,台灣怎麼會有「羅馬」公路?後來才知道,「羅馬公路」是指「羅浮」、「馬武督」之間的這段公路。羅浮、馬武督都是泰雅族語。泰雅語的「馬武督」意為「漂流木堆積之地」。早期的泰雅族人越嶺打獵至此,見當地溪流漂流木甚多,適合做為建材及薪火,於是在此建立部落。

光緒12年(1886年),全台撫墾總局建立後,劉銘傳積極開山撫番,林朝棟率領的營勇進入關西山區,征討泰雅族人,漢人在馬武督建立聚落,石牛坑附近有一個特殊的地名「鄭統領」,正是當時征討此地泰雅族人的清軍將領之一。 

羅馬公路以風光明媚著稱,118縣道沿途有不少景點。錦山橋旁就是統一健康世界馬武督鄉村渡假村。由石牛坑再往羅浮的方向走,在37.5K附近「馬武督探索森林」是電視偶像劇《綠光森林》的取景處,是馬武督假日熱門的景點之一。

旅遊日期:2007.01.26


行旅圖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http://www.tonyhuang.idv.tw/@


公路護欄,成為崖壁小橋。


連續陡上,幾乎沒有平路。


石牛山,擁有360度展望。天公不作美,能見度不佳。


公路護欄,成為崖壁小橋。


踏踩繞過絕壁。


爬壁穿過狹窄的岩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馬那邦山(馬拉邦山)
紐約聖誕晚會 政要紛致賀信
台北石碇.筆架連峰
田麗當司機溫馨接送 拍拖億萬男原是老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