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書摘

書摘:文學故事美人圖

唉呦﹗「擣衣圖」裡的美女怎麼憂心忡忡,眉頭深鎖?她和上一篇介紹的唐代「宮樂圖」裡,個個濃粧豔麗,悠閒享樂的美女樣子,完全不同吧?

深閨仕女 裁衣思君

在太平盛世,我們很難瞭解戰爭的可怕。中國歷代以來,一直有感嘆社會動亂不安、妻離子散的詩文,但是繪畫作品卻很少呈現這樣的主題。南宋牟益根據東晉謝惠連寫的「擣衣詩」畫出的「擣衣圖」,卻用隱喻的手法,畫下深閨仕女裁衣思君,愁容滿面的情境,表達戰爭帶來的悲痛,這樣含蓄的手法,令人印象深刻。

為了營造哀愁的氣氛,畫中多位美女在早秋淒冷的庭院中,有的擣練布匹、有的剪裁、有的丈量、製衣,直到封箱。她們親手一針一線的縫製冬衣,為的是寄給遠方征戰的丈夫。

畫中的美女,個個表情肅穆,眉頭深鎖,牟益捨棄鮮豔色彩,選用白描水墨增添惆悵氣氛,你感受到了嗎?

 

文姬貌美 紅顏薄命

南宋畫家陳居中著名的「文姬歸漢圖」,取材自東漢蔡琰的故事。蔡琰字文姬,是東漢文學大師蔡邕的女兒,她精通音樂,又寫的一手好文章。16歲那年出嫁,兩年後夫死,無依無靠返鄉。董卓亂起,貌美的文姬不幸被匈奴擄走,成為左賢王的妃子,居住在胡地12年,生下了兩個兒子。

後來蔡邕的故友曹操掌握大權,掛念好友死後沒人傳遞香火,於是特地派遣使者到胡地,用金璧贖回文姬再改嫁。有人說:「紅顏薄命」,文姬的命運真是坎坷。父死、夫亡、被擄改嫁後,又要適應胡地生活習慣、氣候、語言不通的種種困難;後來回歸故里,還必須忍受拋夫棄子,生離死別的情感。這些痛苦經歷,讓文姬寫出了悲憤詩篇;文中道盡命運的捉弄,骨肉的分離,與感嘆人生的無奈。

「文姬歸漢圖」全冊共18開,採一文一圖,彷彿電影般情節的故事,提供了歷代藝術家絕佳的創作題材。主要描繪文姬在胡地與親人告別的情境。畫中,左賢王與文姬、孩子同在一張地毯上,侍者正在倒酒,左賢王轉頭看著文姬,大兒子站在後面,面容哀戚,小兒子緊緊抱著媽媽不放,而後面的使者,正準備伸手拉開孩子。

畫中文姬的服飾、髮型都是符合匈奴的裝扮;這張畫,除了讓我們瞭解文姬令人鼻酸的故事外,也是研究胡地不可多得的史料。

坎坷美女 動人心弦

西洋畫的表達方式是比較直接的,如果畫的是戰爭,就會有血淋淋的畫面;中國的畫家比較含蓄,他們將很多情感隱藏在畫的背後。如果你對古典文學、文化多認識,欣賞國畫時,就會有更深入的看法,會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愛不釋手。

宋代文化昌盛,仕女畫的創作除了承襲唐、五代,又另有創新。除了宮廷貴族,連平常婦女也都是畫家描繪的對象,創作範圍擴展到前所未有的寬廣地步。題材加入了許多歷史故事,尤其是命運坎坷的美女故事,更是耐人尋味,動人心弦。

你發現了嗎?宋代仕女畫的人物造型嚴謹,形體比例準確,體態生動自然。到了元代,因受外族統治的特殊的社會現狀和民族衝突,讓畫家紛紛避居山野,趨向用山水畫來抒發情緒,就極少人提筆創作美女圖畫了。

◆畫家小檔案

【牟益】(生於1178年),南宋人,任職宮廷,專攻人物、山水,尤其擅長仕女畫。

【陳居中】生卒年不詳,宋代人,院派畫家,專攻人物和馬;觀察入微,擅長畫牧放、出獵等景象。

◆名詞小檔案

古代從養蠶取絲到紡織成布的過程中,「擣衣」是十分重要的步驟,用砧和杵反覆擣擊生絲以脫去膠質,這就是「擣衣」,也是做衣服的代稱。

摘自《故宮名畫──找感動 找創意》商務印書館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