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送孩子出國上學好不好?

人氣 4

【大紀元5月9日訊】(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這裡是《熱點互動》節目,我是主持人王瀟。上週的《熱點互動》節目和陳志飛教授談了關於中國大學生畢業以後的就業出路問題,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反饋。

下載收看

我非常能理解家長的心情,因為在中國這種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裡雖然年齡是最小的,但是位置卻是相當重要的。今天我們又請來陳志飛教授,今天談論的話題是「送孩子出國上學好不好」。陳志飛教授您好!

陳志飛: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在中國現在每年有十二、三萬的孩子被送到國外讀書,而且孩子和家長都覺得在中國讀書壓力非常大,到國外好像就沒有壓力似的。可是我覺得不是這樣,在哪兒讀書都是會有壓力的,可是在中國跟國外有什麼不同呢?

陳志飛:出國孩子的數目逐年在增長,我覺得這個現象的確是一個比較值得令人關心的,因為20年前可能這個數字基本是零,現在很多孩子不但在這兒上大學,而且上高中,這也說明了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說明中國的中產階級有了經濟實力以後,還是願意把投資花在孩子的前程上面,他覺得孩子教育是最重要的,這也是稟承了我們中華民族重學的傳統。

另外一方面,我覺得也是大家普遍對中國教育制度失望,尤其是上次我們做這個節目也談到了,大學生畢業以後沒有出路。因為隨著國際化浪潮的影響,大家也都知道,雖然中國在各方面有些起色,但是在人的教育方面離國際接軌其實差鉅是非常大的。這是第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就是剛才您提到的,到國外讀書是不是會碰到很多的壓力?國內的壓力,實際上我們原來在國內的時候都知道,上大學進門難出門容易,上大學以後很多孩子是不怎麼學的,那時候畢業都是統包統籌的,現在我估計好像有點進門容易出門也容易,因為交錢拿個文憑,好像「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很少能得到什麼東西。

主持人:可是高中好像壓力還是很大的。

陳志飛:這壓力大,如果教育都是些填鴨式的教育,上學以後沒有真正學到一些如何跟社會打交道的本事,而且中國的貧富差距很大,很多學生不願意離開他生活得比較好的城市或者發達地區也好。所以從這方面來看,中國的經濟發展程度也遠遠的限制了大學生就業。

因為在美國,如果從紐約去丹佛或者比較偏遠的地方,那邊生活費用低,而且環境還更好。所以從這個情況來看,簡而言之,我覺得很多有經濟條件的家長,願意把孩子送到國外來讀中學、大學,我覺得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在國外上學肯定有他特殊的壓力,孩子心智發育各方面不是很成熟,這方面我覺得家長當然要擔心很多,但是總而言之我覺得他的利還是大於弊的,因為他們能直接接觸到社會,而且我們一會兒也要談到,相對於來得比較晚的留學生,就是年齡成熟以後,大學畢業以後,來晚的留學生,這些小留學生其實他們的優勢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您覺得孩子什麼年齡段出國留學好呢?

陳志飛:我覺得孩子應該在15歲左右,讀高中之前,讀高中我就覺得應該來。這些家長很早就要對這個做計畫,最好是把孩子送到當地的外語學校,他受到的各方面的外語培訓,像英語啊各個國家的語言培訓,遠遠是別的學校所達不到的。

而且往往帶「外」字頭的學校,跟別的國家的中學也好或別的教育機構來說,有各種方面更多的聯繫,所以有可能通過交換項目的這種形式可以使孩子出國留學,我教學當中接觸到的這個例子,還是比較多的。

主持人:假如說這個孩子高中就來國外讀書,和在國內讀完大學以後再出國留學,他們在哪些方面會有差異呢?

陳志飛:差距我覺得是非常大的,先舉一個例子,就是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杜克大學王千源的事件,可能很多觀眾都知道。王千源是中學畢業以後去杜克大學讀書的,那麼她由於在西藏問題這個問題上,我們先不糾纏誰對誰錯了,但是王千源她體現出了一個非常大的胸懷,她能容忍不同的聲音,然後能夠靜心傾聽別人的想法。

而相對的另外一方,都是她的大哥哥、大姊姊,就是從國內讀完大學以後出來的研究生,他們就是群情激憤,而且根本就不讓對方說話,咱們還是一句話,先不討論事情的誰對誰錯,但從這上面可以看出來,這小小年紀的王千源她已經能夠體現出民主社會人士的素養。

就是說能夠寬容,能夠大度,比較理性,能傾聽別人,就這個方面我覺得看得是非常明顯的。另外就我在教學當中接觸的,我覺得來的這些比較小的留學生,他們努力奮鬥以後,他們的結果也會好一些,因為他們文化上面能夠更自然的融入當地的社會。

比如在我教書的學校,這些年當中我發現從國內來讀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也越來越多了,當然留學生有的時候懂得也非常多。在很多方面我覺得小留學生他們找工作要更容易一些,因為他們語言也比較好,文化交流比較容易,那麼他們在中國黨文化那種體制下培養出來的一些不好的影響也比較小。

他們能夠真正的體會到民主社會的優點,能真正享受這種社會,而不是像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他們還帶了一些國內的傳統,我們原來也是這麼過來的,等你碰到問題、矛盾,歸咎別人,不願意看自己,而且在很多場合就是比較容易算計。

我教書的那個學校甚至發生了中國留學生集體做大作業抄襲的事情,所以當時那個學校很不高興,而且他們在這些比較敏感的國際事務上,容易抱著中國所宣傳的那種比較強烈的民族主義,就是狹隘的民族主義這種情緒吧,這讓他們在西方社會立足是很不容易的,是帶來不利的影響的。

如果家庭讓這些學生出國遊學一趟,兩、三年就回來,那麼我覺得確實還是一個挺大的損失。因為他們在這裡讀書接觸的很多都是中國人,那麼兩、三年就回去,也沒有工作過,也沒有真正接觸美國或是西方社會,這趟來得好像有點冤。

主持人:您說的就是孩子早來,對世界觀的形成、人格這些方面,對他們有很大好處。

陳志飛:對,我覺得這樣的話就不虛此行,真正能在他們性格成型,各方面在發育成長階段的時候,得到一些他們需要的這種養料,而不是說當他們已經定格之後再出來,再出來的話就需要很多的時間來磨,把這些不好的東西給他磨掉,使他們真正能看到西方社會的一些好的方面,或者是中國社會不足吧,就是取長補短,真正把自己的人格和各方面的素質都豐滿起來。

主持人:從網上看在國外讀書1年的費用,比如在英國1年的費用,學費還有生活費,所有的費用加在一起,大概要20萬人民幣。這樣算下來,如果孩子在國外讀高中的話,3年的話就60萬人民幣,這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這確實難以想像的。

陳志飛:可以理解。我的幾個學生都是國內經商的,他們都是這種背景,所以可以想見很多都是有背景的或是比較發達地區的家庭能夠做這種事情。但是咱們中國有句話嘛,叫作「風物長宜放眼亮」,就是做什麼事情都要放長遠一點。在美國學費貴這也是個普遍問題,不單是對外國學生來說,美國學生普遍的在大學畢業以後都有沉重的這種債務。

主持人:我有個親戚,他因為是在美國,就是美國人了,他是在美國貸款上的學,大概貸了十幾萬,然後讀美國最好的那種高級的管理學校,畢業以後,他大概是在哥大上班。

陳志飛:哥倫比亞大學啊,那是很好的。

主持人:他1年的工資回來就十幾萬了,工作1年就把那學費整個還清了。

陳志飛:對,您說的這個就很有啟發意義。

主持人:那中國能不能夠貸款呢?尤其貸款到國外來學習,這種好像他們…

陳志飛:您的意思是說我們開銀行專門做這生意啊,這其實是一個挺好的生意。因為人才培養,人才投資,我覺得是現在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方向,尤其中國人很聰明,那麼有人想開這種銀行,專門貸款給國內比較有出息的孩子,讓他們來讀書,讀完書以後可能5、6年就翻身,以後還都是高級白領職位,不但把這個錢還掉了,而且有很多的盈餘,那麼你也可以趁機賺很多的利潤。

主持人:為什麼目前還沒有人做呢?

陳志飛:我覺得大家的眼光應該放得長遠一些,如果家庭能夠集資或者通過某種渠道借到錢的話,我覺得送孩子早早出國還是有很多好處的,剛才我都談到了。
不利的條件就是他負擔不了重,但是剛才我也提到了,全世界都是這樣。因為咱們中國也有另外一句老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人家價錢那麼貴,肯定是有他獨到之處的,這個肯定也是很明顯的。

所以如果你要在這個世界的平台上競爭,真正能跟歐美國家大學畢業生競爭,不像在國內那樣,讀完書畢業以後就失業,其實我覺得這樣何嘗不是一個好的出路呢?因為你在國內上大學雖然錢花得少,但是出路限制得很深,你一年沒找到工作,兩年沒找到工作,幾年下來大家都找不到工作,這大學文憑的「金字招牌」就不值錢了。

相反地,你到國外來,可能受到一些…尤其是資質比較好的,孩子小的話他的接受能力也強,他的語言各方面發展的餘力也比較大,我覺得對家長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投資。

因為現在的中國我去觀察,外語和文化能夠對外交流的能力普遍還是差的。真的在國外待5、6年,待一個比較長的時間,這段時間剛好是青春發育的階段,即便你要回國,天地也是非常廣闊的。

主持人:您當了很多年的老師,在您的學生裡面有沒有出來讀書然後改變很大的?

陳志飛:我已經講了一個故事,剛才講到的王千源。還有一個說得可能太大了,我有一個故事非常讓我觸動,有一個高中就過來上大學的這麼一個孩子,他跟我講一件事,他說他有個叔叔在加州,他叔叔認識國會議員,他的叔叔來的時間比較長。

他媽媽聽到這個事就說:「孩子,你趕緊通過你叔叔和國會議員搭上線,請他幫忙辦個綠卡」。這孩子說:「這裡不是中國,在美國這邊是按法治社會辦事的,人家如果讓我請個客,吃個飯,寫個推薦信最多了,你求人家通過關係搞個綠卡,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主持人:孩子?

陳志飛:我一聽這個事我就……像這種小小年紀就能夠明白很多事情。相反地,到這裏比較晚的大留學生、讀研究生的,他們容易受國內思想的影響。我看下課以後他們就在談去年奧運火炬的事情,說話都像外交部發言人那種口吻,心裡對美國西方社會各方面都看不慣,這也不滿意,紐約也不如上海…很多的抱怨,就是很難一下子就讓他們紮進去。

這個事情給我比較大的觸動,所以我也在勸我們家的一些親戚、朋友,我就一直有這種觀點,覺得經濟上能一時承擔得起的話,眼光不妨放遠一點,讓孩子出國,我覺得對孩子終身確實是一個好的機會。

主持人:您所知道的有哪些渠道把孩子送出國?

陳志飛:我知道的就是有些教會它辦一些交換項目,還有就是剛才說的「外」字頭的學校,比較有名的當地高中,現在逐漸都跟外面的學校建立一些聯繫。

還有,中國有一些留學服務中心;再有就是美國現在也看中了逐步發展、迅速發展的中國的留學市場,看到小留學生潛在的價值,所以好多美國大學也直接在中國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開代表處,在當地招收學生。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今天的時間又到了,謝謝您收看我們這一期的《熱點互動》節目,我們下次再見。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


http://www.youmaker.com/
視頻:【熱點互動】送孩子出國上學好不好?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功夫·尋道——武術大師李有甫的故事
【細語人生】見證大法的神奇(14)
【細語人生】見證大法的神奇(13)
【細語人生】見證大法的神奇(1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