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短篇小說

【世說新語】文學篇:諸葛宏少不肯學

《諸葛宏少不肯學》

諸葛宏(1)年少不肯學問,始與王夷甫談,便已超詣(2)。王歎曰:「卿天才卓出,若復小加研尋(3),一無所愧。」宏後看《莊、老》(4),更與王語,便足相抗衡(5)。

【注釋】

1.諸葛宏:字茂遠,晉琅琊人。仕至司空主簿。

2.超詣:言達到超妙之境。

3.研尋:研究探求。

4.《莊、老》:《莊》,為莊周所著之書,名曰《莊子》,共十餘萬言。唐天寶元年,詔號為《南華真經》。《老》,即《老子》。

5.抗衡:抗,對;衡,車軛上的橫木。言彼此相敵,不相上下。

《衛玠問樂令夢》

衛玠(音:介)(1)總角(2)時,問樂令(3)夢。樂云:「是想。」衛曰:「形神所不接(4)而夢,豈是想邪?」樂云:「 因也(5)。未嘗夢乘車入鼠穴,搗齏(音:機)噉鐵杵(6),皆無想無因故也。」衛思因經月不得,遂成病。樂聞,故命駕為剖析之(7),衛病即小差(8)。樂歎曰:「此兒胸中,當必無膏肓之疾(9)。」

【注釋】

1.衛玠:字叔寶,晉安邑人。風神秀異,仕為太子洗馬,後避亂移家建業,京師人士聞其姿容,觀者如堵,尋卒,年二十七歲卒,時謂被人看殺。嘗言人有不可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終身不見喜怒之色。

2.總角:比喻童年。舊時未成年男女,編紮頭髮,形如兩角,稱為「總角」,故用以指未成年的男女。

3.樂令:即樂廣。

4.形神所不接而夢:形,指人體;神,指精神。此言夢中的情景,不是自己所能操縱與知覺的。

5.因也:猶言日有所思為因。

6.搗齏噉鐵杵:言無人夢搗辛辣之物而吃鐵杵。齏,辛辣食物或菜末。

7.命駕為剖析之:言駕馬車而往,更為分析其夢理。

8.小差:病稍好。

9.必無膏肓之疾:言彼有疑必解而後快,必無深積之疑竇。膏肓,人體心臟與橫膈膜之間的部分。膏肓之疾,比喻難治之病。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