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我死了,不想去八寶山

胡績偉初稿 姚監復整理

人氣 108

【大紀元9月8日訊】 胡耀邦生前向夫人表達了安排後事的心願:「我死了,不想去八寶山。」在他去世後,李昭遵照胡耀邦「不去八寶山」的遺願,將耀邦安葬於江西鄱陽湖畔的富華山。

  對於胡耀邦含蓄地在詩詞中透露出的和沒有說出的「苦澀」究竟是什麼內容?什麼政治背景?為什麼胡耀邦不願去八寶山?什麼樣的政治環境使他的心境出現悲涼與悲憤?……在本文中我試圖從鄧小平扼殺、腰斬「胡趙新政」的角度作一些解析,提供一些背景材料,希望有識者指正。

(爭鳴雜誌,續上期)

  六、「胡趙新政」的悲劇和結局及胡趙的分歧

  早在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八日,鄧小平與胡啟立談話,鄧小平說:「今天找你來,主要談談對耀邦同志的意見。耀邦同志有弱點,不僅是對郭羅基等人的看法上,最主要的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問題上,表現比較軟弱。而作為黨的總書記,這方面的軟弱是根本性的缺點。如果我直接找耀邦,似乎過於嚴重了,同你談,你同耀邦比較熟,可以隨時注意提出你的意見和建議,耀邦是會重視的。」(《胡耀邦思想年譜》下,第1016頁)據趙紫陽回憶,鄧小平的批評原話是:「對自由化採取這樣放任軟弱的態度,是作為總書記的根本弱點。」鄧小平及一些老人對胡耀邦完全喪失了信任。(《胡耀邦思想年譜》下,第 1309─1310頁)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十日鄧小平對胡耀邦攤牌,加上政治罪名。鄧小平說到上海、合肥學生鬧事時說:「如果破壞社會秩序,觸犯了刑律,就必須堅決處理。凡是鬧得起來的地方都是因為那裏的領導旗幟不鮮明,態度不堅決。這也不是一個兩個地方的問題,也不是一年兩年的問題,是幾年來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旗幟不鮮明,態度不堅決的結果。應該說,從中央到地方,在思想理論戰線是軟弱的,喪失了陣地……領導態度堅決了就鬧不起來了。……傳說是因為黨中央裡面有個保護層。」(《胡耀邦思想年譜》下,第1298頁)公開表示了對胡耀邦的嚴重不滿,實際上認為胡耀邦不適宜擔任總書記是有根本性缺點,意味著「胡趙新政」將面臨悲劇命運,唇亡齒寒。胡耀邦倒下去,趙紫陽獨臂支撐也難持久。更令鄧小平憤怒的是,一九八九年五月趙紫陽抗命不從,不同意戒嚴出兵鎮壓學生運動,敢於不參加戒嚴大會。「六四」以後,趙紫陽一直拒絕檢討,使鄧小平處於尷尬處境,把這個製造「六四」慘案的後台老闆的真實面目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因此,對趙紫陽採取了極為嚴格的軟禁十六年的懲罰,只有蔣介石、蔣經國對張學良的處理手法相似,超過毛澤東對王明的處理。李登輝還對張學良放了一馬,鄧小平、江澤民一直把趙紫陽軟禁到臨終,又恨又怕,簡直恨之入骨。

  因此,從以上列舉的部份事實及初步分析看來,鄧小平要把胡耀邦打下去是早在一九八四年六月就表了態,作為總書記有「根本性的缺點」、「最主要的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問題上。」趙紫陽的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就黨的領導體制問題致鄧小平信,不是導致胡耀邦被罷黜的「最主要的」、「根本性的」原因。相反地,胡趙兩人在反對胡喬木、鄧力群的「清污」等問題上是一致的、相配合的。至於某些政策問題上和在經濟發展速度、個人批條子列專案等具體問題上,胡趙之間在工作上有不同意見,在同志間是正常的,也證明當時黨內還有民主氣氛。趙紫陽說在批判胡耀邦會上,沒有落井下石,也沒有幫他說話。其正面後果是沒有讓總書記位置落到鄧力群手上。這是趙紫陽從大局與後果考慮而採取的一種政治鬥爭方式,是政治智慧,也有利於全黨。不必過分誇大胡趙之間工作上的分歧,而忽視胡趙與鄧小平之間的不同路線的鬥爭。應當說,重建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十年新政,證明胡趙在重大路線鬥爭中是一致的、團結的、配合得很好的。

  至於在歷次黨內鬥爭中,根據最高領袖表態認定某人為右傾分子、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全體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跟著違心地轉向,批判之、處分之、開除之,如一九五九年對彭德懷的處理、一九六九年對劉少奇的批判與處理(只有陳少敏沒舉手),沒有一位中央委員(包括彭德懷)投反對票,因為害怕扣上分裂黨的罪名,寧可違背事實與良心,寧可思想、政治路線上違反實事求是的原則,犯歷史錯誤,也絕對不在組織路線上犯錯誤。這是中共、蘇共和共產國際遺留下的悲劇性的傳統,也是蘇共、中共肅反擴大化、殘酷鬥爭、無情打擊內部的不同意見的同志的歷史,教訓了所有中央委員。政治上自我保護的本能,使人恐怖的政治統治手段比堅持真理、實事求是更為重要。同時,應看到在這一類的政治鬥爭中被批判者的命運(如一九五九年的彭德懷、一九七四年的周恩來、一九八七年的胡耀邦、一九八九年的趙紫陽)已經被最高領袖所確定,但是,參與批判者的不同態度可以相當程度上決定自己的命運有很大不同,例如一九五九年張聞天、黃克誠為彭德懷辯護,最終被毛澤東打入「反黨集團」、「軍事俱樂部」;而林彪對彭德懷無限上綱,劉少奇說彭德懷「裡通外國」,則高升或保住職務。同樣地,一九七四年毛澤東拋出周恩來,批判周恩來外交上的投降主義時,周的悲劇命運不可能改變了,但是鄧小平對周恩來的尖銳批判,當一把手「別人可望不可即,你(周恩來)既可望又可即」,深得毛澤東之心,毛澤東說「我早就知道他會說話的」。於是鄧小平得以復出,委以重任。證明了,批判者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被批判者的命運掌握在最高領袖手中。因此,一九八七年趙紫陽批判了胡耀邦,確實使中共總書記的大權沒有落入鄧力群手中,而是與胡耀邦合作的趙紫陽被鄧小平指定為代總書記。胡耀邦的命運掌握在鄧小平手中,下台是鄧早已決定的。但是繼任者是誰,鄧小平還在觀察、考驗,在這種激烈、複雜的政治鬥爭中,趙紫陽不可能選擇同胡耀邦併肩戰鬥、對抗鄧小平的立場,而是策略性地批判胡耀邦,包括為不少人詬病的將來合作不好「只有辭職」這類劃清界限的言詞,特別是薄一波在批胡會上拋出的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六日趙紫陽一個人簽名的信,信中建議鄧小平、陳云「為我們黨制訂必要的領導制度」、「保持國家根本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根本的首要的是在黨的領導體制上著力,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有人誤認為,趙紫陽的這封信是導致胡耀邦下台的重要原因。實際上,從前面的分析來看,鄧小平同胡耀邦的政治上、思想上、理論上、組織上一系列根本問題、路線問題的分歧是主要的深層次的原因,是鄧小平深謀熟慮的內心中早已作出決定的既定方針。胡趙之間的不同意見,以及趙紫陽的一封信不是決定因素,胡耀邦與陸鏗談話也不是他下台的主要原因,只是鄧小平的一個發動批胡的藉口和合適時機而已。但是,趙紫陽在這場批胡鬥爭會上的表現,包括趙說胡批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不聽招呼,確實使鄧小平比較滿意。因此被鄧小平選中為代總書記,讓鄧力群坐了冷板?。趙上台後,得到鄧小平同意,還撤銷了鄧力群把持多年的中央書記處研究室。不過,趙紫陽對胡耀邦的批判使他自己內心有些不安,認為被人誤解,在軟禁期間為此對一些人作了相當多的解釋說明,對不當總書記無所謂,而對批胡沒有為他講話,也沒有落井下石並不是無所謂。實際上,不論趙紫陽批判不批判胡耀邦,對胡耀邦的命運是不起作用的,決定權在鄧小平手中。只是唇亡齒寒,胡耀邦下台,意味著「胡趙新政」衰亡,預示著趙紫陽悲劇的開始。胡趙接連下台,是鄧小平編導的歷史悲劇的上、下集。

  七、「胡趙新政」能否選擇第二條道路?

  「胡趙十年新政」在歷史上除了夭折之外,有沒有可能選擇第二條道路,使重建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新政得以延續生存、不斷發展呢?

  我想過,如果按黨章作為黨的最高領導人的胡耀邦總書記,堅持不辭職,正式提出召開中央委員會討論總書記的去留問題,是否會是另外一個局面?當年,莫洛托夫在蘇共中央政治局會上發難,要把赫魯曉夫趕下台時,莫洛托夫擁有多數票支持。而赫魯曉夫為了擺脫在政治局處於少數的被動狀況,提出第一書記的去留要由中央委員會決定的意見,國防部長朱可夫派軍用飛機把中央委員們迅速接來,在中央全會上,赫氏變少數為多數,轉危為安,反而把莫洛托夫打成反黨集團。一九八七年的胡耀邦,如果也採取這種做法,就得先串聯一些同志一起提出建議,而胡耀邦考慮的是為了「大家」和小家,保護一批幹部,也為了保護這個家,而檢討,(《胡耀邦思想年譜》下,第1370頁),避免遭到黨內鬥爭歷史上多次出現的追查、清洗「反黨集團」的悲劇命運,希望儘可能少地使好同志受到牽連。他清楚,如果搞得不好,將付出更大的犧牲,寧可自己受些委屈,違心地檢討;因為中國的黨和黨內殘酷鬥爭的傳統,更甚於蘇聯共產黨。

  如果趙紫陽在一九八九年五月採取堅決果斷的措施,貫徹他的與學生對話方式,在民主與法制的軌道上緩解矛盾,拒絕鎮壓在學生運動的武力辦法,會出現什麼後果呢?趙紫陽本人擔心,會出現內戰局面。因此,他本人接受了撤職的處理方式,並未採取任何「分裂黨」的措施。反而,鄧小平以「分裂黨、支持動亂」的罪名,軟禁趙紫陽十七年,清查、處分了許許多多的幹部和群眾。鄧小平莫須有地給趙紫陽加上「分裂黨」的罪名,也封住了正直的黨中央委員的嘴,不敢公開為趙辯護了。

  我也想過,在一九八○年中央討論修改憲法,改善中央領導體制時,如果提出實行一九五四年的「五四憲法」或《共同綱領》。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特別是縣以下普選,縣以上間接選舉,組成新的人民代表大會,選出新的執政黨、國家主席和解決軍隊國家化問題。很可能還是共產黨執政,鄧小平可能擔任主席。這樣的好處至少在鄧小平獨霸軍權上可能有所限制。但是,這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胡耀邦當時是思考過這個大問題的。他同法國等外國黨領導人談話中和派出了考察組赴瑞典,想瞭解社會民主黨執政狀況,證明他正在考慮這個問題。他後來同於光遠討論過中國的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歷史發展階段問題,也證明他在思考中國的過去與未來的政治制度問題。但是,在關鍵時刻,他不可能採取與鄧小平對抗的其他激烈行動。在胡耀邦哥哥報告故居要倒了時,胡耀邦的回答是:「年代久了,倒就讓它倒吧!」這是他對老家舊故居的一種心態,也可能是一種對中國特色的政治的心態。

  八、胡耀邦:我死了,不想去八寶山

  胡耀邦在文革中的一九七二年回京賦閒時和一九八八年被迫辭去總書記職務後,都曾借歷史的蒼涼,以詩詞抒發心中的蒼涼,反映出樂觀、達觀的胡耀邦的心態中有深沉悲憤的另外一面。

  一九七二年胡耀邦曾抄寫昆明大觀樓的長聯,其中寫道:「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淩虛,歎滾滾英雄誰在?」「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捲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他抄寫辛棄疾的詞:「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東山恨晚,淚落哀箏曲。幾輩功名都付與,長日惟消棋局。」胡耀邦還抄寫了可能是心境寫照的《哀箏曲》:「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佐王政,二叔反流言。」(參見《舊文參考》二○○九年二月二十六日,《西安商報》社編)

  一九八七年胡耀邦被鄧小平打下台後,又再次借詩明志。一九八八年一月胡耀邦為萬毅題贈:「赤膽忠心,無私無畏。鋼筋鐵骨,長命百歲。」

  一九八八年六月為吳西回憶錄題:「夜看酆城氣,回首蛟龍池。齒鬢己自料,意深苦陳詞。」八月又題詩贈林萍:「內亂難逃鬼蛇罪,蘋梢能辨東西風。此身只合蓬萊老,青松明月照蒼穹。」

  一九八八年九月胡耀邦為賀晉年墨竹畫題詩:「直節生來勁,高標老來剛。流鶯恣大笛,吹散鬢邊霜。」並賦詩相贈:「伏櫪年華老卻齡,拼付鐵骨付丹青。丹青特愛梅和竹,賺得清香滿玉庭。」

  一九八八年九月胡耀邦去「山東養馬島」,傳說為秦始皇東巡養馬之處,現為人民日報社休養所。胡耀邦即興賦詩《戲題養馬島──擬贈胡績偉同志》,九月十日改就。

  「輦從秦皇下滄蓬,雷鳴電擊轆腸空;

  寶島覓得幽憩處,豈料伯樂踵相蹤;

  伯樂愛馬不愛人,牧人一夜變秋翁。」

  一九八八年九月五日胡耀邦作詞《戲贈於光遠同志。調寄漁家傲》:「科學真理真難求,你添醋來我加油,論戰也帶核彈頭。核彈頭,你算學術第幾流?是非面前爭自由,你騎馬來我騎牛,酸甜苦澀任去留。任去留,濁酒一杯信天遊。」

  於光遠對此詞解讀道,胡耀邦對有些事情有牢騷,不過講得比較含蓄。他有酸甜苦澀,怎能同騎著高頭大馬的人爭自由?但是,也相當尖銳地充滿義憤地質問「核彈頭」:「你算學術第幾流?」(《胡耀邦思想年譜》)

  胡耀邦生前向夫人表達了安排後事的心願:「我死了,不想去八寶山。」在他去世後,李昭遵照胡耀邦「不去八寶山」的遺願,將耀邦安葬於江西鄱陽湖畔的富華山。

  對於胡耀邦含蓄地在詩詞中透露出的和沒有說出的「苦澀」究竟是什麼內容?什麼政治背景?為什麼胡耀邦不願去八寶山?什麼樣的政治環境使他的心境出現悲涼與悲憤?……在本文中我試圖從鄧小平扼殺、腰斬「胡趙新政」的角度作一些解析,提供一些背景材料,希望有識者指正。

  九、結語

  總之,在世界歷史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社會是幾十年、幾百年了。胡趙新政只有十二年,在漫長歷史中只是彈指一瞬間,但又是流星一樣的閃耀著極為明亮的光輝的十二年。胡趙在各種阻擾不斷襲來的困境中,步步維艱,不斷跋涉前進,推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巨輪。能夠希望他們在這樣短的時期內解決這麼大的根本問題嗎?美國、法國也是在幾百年中幾經挫折和反覆,逐步前進的。我想,不能苛責於胡趙。

  胡耀邦早在一九八二年十月就已經認識到:「我個人認為,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都在兩個方面、四個問題上走了彎路……,第一方面是國內問題,國內問題是無產階級專政問題;第二個問題是經濟問題。在專政問題上,我看是曲解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概念。抓了很多人,甚至殺了很多人。我們也犯過這個錯誤。我們沒有認真考慮社會主義民主問題。」又說:「你們法國黨、意共、西共,都不贊成提無產階級專政,我們現在也不提無產階級專政。我反覆說:無產階級專政,包括人民民主專政不要多講,把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結合起來就好了。」(一九八二年十月十四日胡耀邦同法國共產黨喬治.馬歇談話,《胡耀邦思想年譜》上,第800頁)趙紫陽接過了胡耀邦政治體制改革的設想,組織起草了政改方案,向黨的十三大提出了報告。胡耀邦、趙紫陽為中國改革開放獻出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心血、生命和可貴的自由。

  應當公正地說,胡耀邦、趙紫陽在政治上和性格上是有弱點和缺點的,人們正在還將作出各種評說。我想,項南批評胡耀邦「沒有頂住」、「一味退讓未必是好事」的意見是有道理的。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日胡耀邦約見項南,「項南表示:一個鄉鎮企業出問題,就要直接處理省委書記,我無論如何不能接受!胡耀邦說:你在福建的工作要全面肯定;誰能無過失,我自己過失還多些。項南說:有過失是一回事,像你這樣不顧事實處分是另外一回事!胡耀邦表示贊同項南的意見,主動提到一九五八年把項南定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批判和處分,自己沒有頂住。項南說:你在壓力下,這次又沒有頂住。耀邦同志,我對你沒有別的意見,就是覺得你有時候肩膀不夠硬,許多擁護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同志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舉了胡績偉、王若水、李洪林等人的例子。胡耀邦歎道,現在我自己的日子也很難過。項南理解他的苦衷,知道他處境困難,但是認為一味退讓也未必是好事。」(《胡耀邦思想年譜》下,第1296頁)二十天後的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十日鄧小平指出,中央有個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保護層。胡耀邦當總書記的日子從「很難過」變成了「不准過」,被迫辭職、檢討、下台了。在鄧小平的高壓下趙紫陽在處理「資產階級自由化」的難題時,同樣地和胡耀邦一樣「肩膀不夠硬」、「沒有頂住」。客觀地說,胡趙也不可能頂住鄧陳李三個婆婆的強大軍政壓力。

  趙紫陽在「六四」之前,只能口頭講「民主」、「法制」、「對話」,同胡耀邦一樣「肩膀不夠硬」,「沒有頂住」也不可能頂住軍委主席鄧小平的強大政治、軍事壓力,同樣地被趕下台,被撤銷了總書記的職務。只是趙紫陽最後採取了中共黨史上罕見的勇敢行動:拒絕檢討認錯,對鄧小平是一點面子也不給。有人認為趙紫陽是考慮以個人道德倫理為重,忽視了責任倫理。如果趙紫陽學習鄧小平作「永不翻案」的假檢討,等待時機,韜光養晦,也許能保護一些人。但是,那麼趙紫陽也就不是趙紫陽了。萬里說過,趙紫陽最後的選擇很不容易,以前的就不用講了。趙紫陽總書記選擇的是陳獨秀總書記拒絕檢討的值得讚頌的態度,因此遭到了鄧小平的嚴懲:遭到被軟禁十六年的不人道的待遇。總之,胡耀邦、趙紫陽是中共歷史、中國政治史上光輝的雙子星座。歷史將給他們應有的評價。

  我想,如果胡趙新政不要說很長,如果再繼續給他們二十年時間,能夠繼續沿著胡趙路線,在重建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道路上,帶領全國人民走向富民強國、民主自由、平等的幸福的未來,那麼中國的現實是什麼樣呢?十二年的政績是如此輝煌,那樣了不起,那麼堅持三十年後會如何呢?這是可以想到的。至少是國強民富,而不是「官富」吧!將不是到了二○○八年底有人寫個文章(宣言或聲明)就被抓捕、軟禁、抄家,而是更民主、更自由、更有人權的政治局面吧!

  中國共產黨八十年的經驗教訓明確表明:共產黨軍事獨裁壟斷的一黨專政已經走入窮途末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路線,既然已經證明是大錯特錯了,像蘇聯堅持了七十年後,仍然瓦解消失了。胡趙十年新政重建新民主主義社會的輝煌成果,重新點燃了中國人的希望,又被鄧小平腰斬了。希望十七大以後,黨的新一代領導人能鑒往知來,迷途知返,走向正道,老老實實重新走上胡趙重建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光明大道。歷史的機遇轉瞬即逝,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不要逆時代潮流而動,也不要聽天由命。至於是順應歷史潮流做一代偉人,還是做一個歷史上匆匆來去的過客,那就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吧!

(二○○九年二月二十四日第一稿)

  (姚監復註:本文係根據胡績偉老人對我多次談話和他起草的初稿整理而成的第一稿。胡老於二○○九年三月有病住院,未能採取以前的多次修改、反覆討論後才定稿的辦法,胡老要求我最後修訂。由於水準低、經歷淺、知識少,本文可能有錯誤和不準確之處。請參閱盛平《胡耀邦思想年譜》及狄莎編輯的《胡績偉文集》,以文集為準。

(二○○九年三月十九日)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12名政壇老人呼籲為胡耀邦平反
悼胡耀邦新書出版 程翔拒寄望中共
胡耀邦20週年祭日近 北京加強天安門警戒
北京當局忌諱胡耀邦忌日 民間自發悼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