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文集

陈小雅:《天安门文件》的政治和学术价值

从已有的材料和社会反应来看,这次事件无非引发两个方面的议论:一是它的政治价值,二是它的学术价值。

在政治价值方面,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张良的身份,第二个是材料带出的时间。如果张良如他自己或炒作者们所说,是现当权某派的代理人,则有当前政治意义,如果不是,则无当前政治意义。

根据我的研究,中国政治还不象经济,已经开始与国际接轨。中共建国以来的历史表明,依靠外力和舆论来推动政治变革的经验还不存在。有的恐怕也只是失败的教训,如1989年初体制内不知哪派借助香港媒体运作的“倒邓保赵”风潮,同年4-5月的国际舆论大干预。所以,运用这种手法的体制内力量,若不是一种全新的力量,便是一种幼稚的力量。

在这里,我们仍可借用列宁的一句名言:如果暂时不知道某种东西所代表的背后力量是谁,最简便的方法是看它对谁有利。不少人认为“钦定接班人”或“赞同镇压”对谁不利,因而可能是其对立派所为,但他们忽略了这些信息若不是早已人所共知(如对镇压的态度),则是已经为中国人和执政党接受的历史(除了毛、邓是自己打出来的以外,现代历史上的哪个接班人不是出自钦定?)。正因为如此,国内的、现实存在的政治反对派,不可能去使用一个对自己风险较大(出卖机密),而对对方杀伤力不大的武器。

不少评论家认为,它有可能是“过气”的领导人为了历史名声而放出的信息。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有。所以,如果这个事件有政治方面的意义的话,它可能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国际政治,因为已经有许多外国人用它来指责自己政府的中国政策,并在“申办奥运”问题上做文章;其二是政治历史。我认为,不论这件事的斗争双方是谁,他们高举这个事件来打对方,这表明他们在客观上已认同了它的价值。加之这一事件引起的国际舆论波澜,对于树立“民主”的权威,对于“六四”问题的重新评价,无疑起到了一种催生和催化的作用。

再一个就是时间问题,如果材料带出的时间是近半年,则有当前政治意义,如果是一两年前,则无当前政治意义。据有关信息披露,这份材料被鉴别、翻译、研究已经历时一两年,这说明它不是某派人物为当前人事政治而有意放出的“重磅炸弹”。因为,根据中国政治的非民主与非公开性质,除少数极权人物,不可能预料一两年之后的具体人事斗争。而有能力“预见”这后果的少数极权人物,根本无须借助外力从事其政治运作。

这个材料的披露,自然要引发关于它的学术价值的讨论。在这方面,人们引用了很多外国专家的意见,借以肯定它的价值。我认为,对于知情程度不同的人,它的价值肯定是不一样的。外国专家的意见表明了他们的知情程度。作为一个八九民运的专门研究者,我的基本看法是,它提供了比以往任何资料更多的上层决策内幕情况,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信的,这是令人欣喜的。它对于最终提供一个完整的事实底线的资料拼砌过程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这方面,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和一个朋友说过,对于一个历史研究者来说,任何材料,它只要能提供一点你不曾获得的信息,就是有价值的。

但是,另一方面,像我们对待任何资料一样,并不能因为它比较“新”或比较“全”,就把他当作事实的全部来接受。

比如,它固然提供了“钦定接班人”的一些详细内幕,而且我认为事情完全有可能是那样的,但就此认为中国的领导人产生的全过程就是如此,那就是十足的误导。就我们的经验,一个一般的部长和局长空缺,都会被列出多个候选人,然后对他们进行时间不等的考察和秘密收集反映,对一个国家和党的一把手,这个过程肯定要更长、更复杂。就其机制来说,它肯定是不民主的。但决不像找一个临时工那样,几分钟解决问题。

其学术价值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其代表的党派问题。如果它真是某一党派的使者,就不能排除它为那一党派服务的可能性。在这方面,因我还未看到全文,不便就一些英文翻译的章节发表评论。但我可以提一个问题在先:赵紫阳在访问朝鲜期间曾发回电报(或传真),同意“四二六”社论的内容。这是李鹏方面提出的指控,但十多年来,赵本人或他的代理人们没有一人出来对此加以否认。所以,我们就此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事实。那么,给我们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上层材料的《真相》在这方面有新的信息吗?如果张良提了,那么,他的学术价值会受到应有的重视;如果不提,我想他不应该是不掌握材料,而会使人联想到“为尊者讳”的问题。

(网络文摘)


    相关文章

    

  • 中国网民挑战政府网上封锁 (1/22/2001)    
  • 天安门文件:老江的《反奸计》? (1/22/2001)    
  • 美国中国通继续争论天安门文件真伪 (1/22/2001)    
  • 山雨欲来:中国政治改革契机再现 (1/21/2001)    
  • 纽约时报书评:紫禁城内 (1/21/2001)    
  • 【纪元专栏】巴灵笛:中国人何以“走不出怪圈” (1/20/2001)    
  • 洪哲胜:《天安门文件》是李鹏抛出的? (1/17/2001)    
  • 汤一心: 质疑《天安门文件》抛出者的意图 (1/16/2001)    
  • 凌锋: 细评朱邦造对《天安门文件》的反应 (1/16/2001)    
  • 【纪元专栏】曹长青:《天安门文件》为何轰动 (1/16/2001)    
  • 王丹: 解读《天安门文件》 (1/15/2001)    
  • 林保华:《天安门文件》的风风雨雨 (1/15/2001)    
  • 亚洲华尔街日报:《天安门文件》意义大 (1/14/2001)    
  • 李怡:如果全世界都相信这结论是正确的 (1/14/2001)    
  • 《天安门文件》英文版香港面市 (1/14/2001)    
  • 王丹和吾尔开希对天安门文件意见相左 (1/14/2001)    
  • 美国电视台专访《天安门文件》编辑黎安友 (1/13/2001)    
  • 林保华:《天安门文件》出版冲击中共高层 (1/13/2001)    
  • 《天安门文件》将搅动北京政坛 (1/13/2001)    
  • 天安门文件公开可督促中共不轻易用兵 (1/12/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