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频现短命建筑:捧GDP规划短视

人气 9

【大纪元11月01日讯】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是许多令人注目的地标性建筑和大量住宅频现“短命”被提前拆除,造成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浪费,城市记忆亦随之流逝。中国房地产业内人士指出,在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上急功近利,重速度、轻质量;对政绩工程和GDP的盲目崇拜;加上开发商的商业利益是造成目前大量建筑房屋短命的“杀手”。

使用不足30年,短命建筑频出现

人民网报道,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不久前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而根据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

在大陆各地,许多引人关注的地标性建筑在建成后不长的时间内就因为各种原因被提前拆除。

2007年1月,曾经的西湖边最高楼浙江大学原湖滨校区3号楼被整体爆破,建成仅13年;

2009年2月,曾经的亚洲跨度最大的拱形建筑沈阳夏宫被整体爆破,只有15岁的夏宫2秒钟内变成一堆废墟;

2010年2月,南昌的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仅13年;

2010年5月,位于北京建国门黄金地段、建成刚20年的地标凯莱大酒店宣布将停业拆除;

………..

短命建筑造成巨大浪费 城市记忆随之流逝

“建了十多年或几年的房子被炸掉,有的建成后还未使用就被炸掉,这些仍然能够长久使用的建筑变为废墟,无疑对资源和环境都是一场灾难。”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

以南昌五湖大酒店为例,据估算,酒店拆除后将留下4万吨建筑垃圾,将占用大片垃圾填埋场地。

人民网的报道说,正是在这场“拆了建、建了拆”的运动中,中国创造了两项世界第一——在消耗了全球最多的水泥和钢材的同时,中国也生产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每年高达4亿吨,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垃圾总量的30%—40%。“短寿命”与资源高消耗并存,已成为中国建筑产业的一大通病。

同时,“短命”的建筑也造成大量投资付诸东流。建设花钱、拆迁花钱,重建更是花钱,如渖阳夏宫当年投资即超过2亿元。而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作为奥运会官方接待饭店的凯莱酒店还投资了上千万元对酒店进行了重新装饰和布置。

建筑过于“短命”也造成了城市记忆的缺失。“我们现在能找到的历史悠久的建筑,全部是古人留下来的文物,建筑寿命这么短,我们怎样靠建筑来保存民族发展进步的记忆?”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刘志峰说。

而反观欧美等发达国家,其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同为50年,但平均使用寿命却长得多。如英国、法国、美国的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25年、85年、80年,城市里“百年老屋”随处可见。

短命建筑的“杀手”

“土木之工,不可擅动”是中国自古以来的重要建筑思想。为什么如今的建筑用不了多久,就面临被拆为废墟的命运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届政府,一套规划的短视行为。

“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橡皮擦擦,最后能不能实施,全靠领导一句话。”

“许多建筑并不是因为质量问题而拆除,问题出在不理性、不科学、难以持续的城市规划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认为,当下“一届领导一套规划”的现象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关,“我们历代王朝从来都是推倒旧的,重建新的,这种‘新的就是好的’价值观一直影响到今天。所以每一届领导上任时,往往认为‘除旧布新’才是对的。”

崇拜GDP、大搞形象工程的错误政绩观

“拆一次创造了GDP,再盖一次又创造了GDP”。近年来一些地方为建“标志城”、“月光城”,政府砸巨资重塑“包装”,名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旧城改造,实为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名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实为重复建设以追求GDP(国民生产总值),进而追求地方官员的政绩。在这种错误政绩观的引导下,一些不该拆的房屋被大量拆除。

如位于武汉的首义体育培训中心综合训练馆,投入使用仅仅10年,便于去年被拆除。其理由是该馆位于即将动工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和纪念碑之间,不得不为武汉耗资200亿打造的“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计划”而“献身”。

“错误政绩观指导下的拆旧建新,带来的GDP增长是表面的,并没有实质性增加社会财富和经济价值。相反,不正常的拆建本身浪费了巨大的财富和资源,除了能带来政绩,对社会经济毫无益处。”山东经济学院房地产经济研究所所长郭松海说。

拆迁卖地的利益驱动

相对于形象工程带来的政绩,在近年来土地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拆迁置换出土地带来的卖地收入,更能让人对新建筑“痛下狠手”。

多数短命建筑的背后,都有房地产开发的身影。例如,仅13年的浙大湖滨校区3号楼被拆,其置换出的土地以24.6亿元的天价整体出让用于商业开发。北京的凯莱酒店拆除后,也将在原址巨资重建一座五星级的“国际化高端商务酒店”。

“在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上急功近利,重速度、轻质量;对政绩工程和GDP的盲目崇拜;加上开发商的商业利益。三者相结合,造成目前大量不该拆的房屋大量被拆除。”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刘志峰一针见血地指出。

无法回避的质量问题

不可否认,在遭到提前拆除的短命建筑中,也有因质量问题和缺乏高质量维护而被迫拆除的。

质量对建筑寿命的影响能有多大?以日本为例,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百年住宅”的建设构想,建设房屋时使用的都是标号40以上的混凝土,而中国大部分短命建筑使用的都是标号20的混凝土,仅此一项差距就使房屋至少短寿十几年。
 

相关新闻
历史文物纷被拆  南京失古都风貌?
沈阳农民不满征地赔偿状告中国国土资源部
王维洛:“大拆大建”的中国城市建设
上海台商高球场疑遭违法拆迁 损失惨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