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专栏

美食点滴:与饮食相关的谚语

中华神传文化的内涵,不仅博大精深,而且琳琅满目多样化,例如成语的运用及其出处典故,只要是中国人,都能琅琅上口;再如自古相传来的古话,称为古谚;各地方的的俗语叫谚语;又因其在世间流传已久,故又统称俗谚;接着又发展成“歇后语”。所谓“歇”,就是“休息”、“停顿”。歇后语即是将一句话的最后文字隐去,让你大脑在停顿、休息当中领略其言外之意或意有所指的更深内涵。说白了,用现在的时髦话讲,就是“脑筋急转弯”哪。

以下搜集了一些与饮食有关的俗谚与读者分享,有些浅显易懂,有些则以笔者有限的体悟稍加注解,谬误之处难免,请不吝指正。

一个锅煮不出两样饭。(一目了然,骗不了人。)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不知节俭,不懂量入为出。)

一畦萝卜一畦菜,各人养的各人爱。(各有所好。各取所需。)

人心难摸,鸭肫难剥。(鸭肫里的那层硬膜很难剥除干净,比喻人心难测。)

未做贼,心不惊;未食鱼,口不腥。 (比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比喻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别怨天尤人、随其自然就行。)

吃柿子,选软的。(喻人欺软怕硬。)

吃了果子忘记树。(比喻忘本。)

吃着碗哩,望着锅里。(贪。)

吃曹操的饭,办刘备的事。(表里不一、两边讨好、两面都看好或多方适应等。)

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喻人自作自受或自找罪受。)

偷鸡不着蚀把米。(前功尽弃、人财两空。)

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劝人饮食清淡为上策。)

饭后走百步,强于开药铺。(要活就要动。)

盐肉放酱油。(多此一举。)

酒肉朋友,柴米夫妻。(享荣华非朋友,共患难真夫妻。)

拼死吃河豚。(不要命。)

早早睡,晚晚起,又省灯油又省米。(勉人节俭。)

相传在清代乾隆年间,深在紫禁城中的乾隆皇帝很喜欢吃肉,几乎每顿御膳都要吃各种各样的鸡鸭鱼肉,结果,身体是越来越差,最后连马也上不去了。乾隆皇帝很是着急,他召集了所有御膳房的大厨们下了一到诏书:要做一道“闻得肉味不见肉,食之似肉不是肉”的菜肴,而且要在晚上的晚宴中品尝到它,厨师们听后不竟傻了眼,乾隆皇帝可是给他们出了个大难题。

御膳房的大厨们个个灰头灰脸的回到了厨房,苦思冥想了好久,争论来争论去,却没有一个能想出好办法来。天渐渐黑了下来,马上就要开御膳了,大家正着急之时,一个姓张的厨师站了出来,说自己有个法子,可以试一试。时间紧迫,大家决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按张师傅的法子来办,按着张师傅的吩咐,大家准备了一锅香喷喷的肉汤和刚磨好的豆腐以及一根尺把长脆甜的白萝卜。张师傅将豆腐切厚片,用小火煎黄两面。又将萝卜切好放进肉汤中炖了起来。其中又加上了各种的调味品。就在这时御膳房门柱上铃声一响,皇帝要用膳了。而张师傅的这道菜也刚刚做好了,大家胆颤心惊的把菜端了上去。

乾隆皇帝命令侍从把盖在菜上的所有的盖子都一一揭开,一一看了过来,脸上有些变色了,因为他眼前的菜肴不是一般的素菜,就是鲍鱼、熊掌之类,并没有自己要的那款菜。他把御膳房的总管事叫了过来,正要责问,管事忙指着皇帝眼前的一道菜,说:这就是圣上所要的那个‘闻得肉味不见肉,食之似肉不是肉’的菜肴。乾隆随手望去,不仅有些吃惊,因为他左看右看,眼前的这菜都是荤菜啊,金黄色的肉片连肉的纹路都可以看到,辅料配以雪白的萝卜,难道这竟是一道素菜,乾隆有些惊讶,他夹起一片‘肉片’闻起来,阵阵的肉香扑鼻而来。这明明是肉啊!不等他大发雷霆,姓张的御厨站了出来说道:圣上您细细品尝一下就知道了。

乾隆把这片‘看似是肉,闻起来也像肉’的‘肉片’一口吃了下去,结果一阵细嚼后,才发现口中并不是肉片而是豆腐片。豆腐因为是用小火少油煎黄不像油炸满是油份,而且豆腐中的水分没有被蒸发,仍保持着豆腐的鲜嫩和滑爽又经过了长时间的焖制,豆腐将肉汤充分的吸收,将豆腐中本身就有的豆腥味祛除的一干二净,一咬下去有着香浓肉汤的豆腐顿时充斥了整个口腔,这菜配以新鲜脆甜的白萝卜更是恰倒好处,萝卜放入汤中,正好可以将肉汤中的油份吸收一大部分,又可以起到消食、健胃的功效。

乾隆皇帝转眼就将这道‘老火焖汁萝卜’吃得一干二净,龙颜大悦,奖赏了所有御膳房的大厨们。就这样这款‘闻得肉味不见肉,食之似肉不是肉’的‘老火焖汁萝卜’就流传至今了。 Chin

中国的文化真是叹为观止,光这做菜就是一个极为高深的文化,很多菜肴能流传至今,和这些动人的典故是分不开的,每一款美味的菜肴,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