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共政权为中国创立国际品牌的障碍

人气 4

【大纪元2013年09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韩婕综合报导)英国《卫报》报导,中共成为中国努力建立全球品牌的障碍(China’s quest for world-beating brand held back by regime)。

《卫报》报导,虽然中国是世界工厂,中国却没有在树立全球品牌方面取得与其商业影响力匹配的发展。

中国在汽车、手机和网络搜索器的名牌奇瑞、小米和百度,在国际上这些品牌无法与福特(Ford)、三星(Samsung)和谷歌(Google)比拟,难获得国际上的认同。

中共当局试图藉政治力量将中国的出口型经济转向消费型经济,但中国也没有相当于索尼(Sony)、波音(Boeing)或可口可乐(Coca-Cola)这样的世界品牌。

中国制造业包装出包括苹果电脑和国际知名品牌的服装,但是中国制造无法在世界品牌中闯出一片天。做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制造普遍被认为是廉价、低品质的商业代名词。中国毒婴儿奶粉、铅污染玩具和假药常常成为西方媒体的头条新闻。

官方习惯掌控 阻碍企业扩张

过去几年中国制造靠着买下国际品牌也行销了一些国际品牌的产品,如联想2005年收购IBM个人电脑部,5年后吉利汽车从福特买下沃尔沃公司。

但是分析师指出,中共当局试图打造国际品牌或面临难以逾越的障碍,如僵化的企业文化,上行下效的发展模式。严厉的教育系统鼓励死记硬背超越创造力,而在其独裁政治体制下,不鼓励冒险,也反对个性化。

中国的奇瑞汽车公司也有出口,但无法在纽约和伦敦创建回头率。分析家明确指出,在中共政治挂帅的结构下,中国品牌将永远不会超越国外对手,除非他们能拥抱创新的基本原则——开放的沟通、冒险——当局需要给予更多的现金以外的支援。这也延伸到创意产业,如音乐、电影、时尚等。

总公司设在上海的绿色能源企业公司多德森(Bill Dodson)描述了中国创造品牌过程产生一个有趣的现象,官方说在国际商贸创造20个品牌,政府将提供一切有利条件(经费和资源),但是一旦公司变得庞大可能面临瞬间收归国有,如果公司太自主就将被官方收紧控制。

法国明特勒(Mintel)市场研究公司首席市场分析师保罗还提到,没有人真正愿意投资创新设计,若市场上某一商品大卖,主管会直接告诉设计者跟风,设计者无有机会设计任何产品。

企业常受政治损失商机

华为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但深受当局控制。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前局长海登(Michael Hayden)7月19日明确表示,华为是北京当局间谍,是“不争的事实”。

李彦宏创立的中国搜索引擎百度,去年在中日爆发一系列岛屿争端时,百度配合政治需要,在首页颢示一个超大的中共国旗激怒日本消费者,令百度失去了超过7,000万美元的项目。百度配合高层权斗,发放掌控其派别需要打击对手的消息。

腾讯开发的微信,在东南亚获得市场占有率,但在1月时,使用者发现他们传送到国际的讯息,被官方屏障,因讯息内有政治敏感词汇。

中国TechRice博客联合创始人路柯福(Kai Lukoff)认为,中国科技业的发展障碍不在文化,而在官方的愚民政策和网络监控,故当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时,令他们感到可悲。

《观察家报》(The Observer)引述英国著名经济学者威尔.哈顿(Will Hutton)的文章说,中国虽然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来自中国的国际注册专利中只有9.5%。因此他断言中国的增长不是由创新驱动的。威尔.哈顿说,中国成不了下一个日本,因为中国在中共一党专制下,充满了腐败和不透明。

(责任编辑:李穹)

相关新闻
中国进口食品多问题 黑心货宜留意
中国洋品牌服装40%假冒
中国制玩具含铅 美国父母惧怕 国会关注
泰迪熊离中国而去 外企出逃中国的发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