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食族必学 8招教你辨别劣质油

李熙

人气 373

【大纪元2014年11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李熙综合报导)台湾接连发生食用油造假事件,食品安全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挑选油品成为生活中重要的课题。已故台湾著名的肾脏科和毒理学医生林杰梁曾经提出“一少、三不、三要”守则,少用油、不调和、不氢化、不精制、要多品牌、要小包装、要多种油。三餐最好还是亲自烹煮,不得已外食时,也可以从一些细节观察店家是否用了劣质油,以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

馊水油隐藏致癌毒物

劣质油品当中掺有馊水油,其外观与普通食用油大同小异,常用的检验方法也难以鉴别。馊水油是指从废弃食物或残渣中提炼出的油,一般而言可能具有三类有毒物质:黄曲毒素、重金属、氧化胆固醇,食用后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对人体内脏器官造成负担,甚至隐藏潜在的致癌因素。

林杰梁的遗孀谭敦慈在脸书提出多项日常饮食建言,教民众吃下毒油该怎么解毒。

1、黄曲毒素源于细菌、霉菌污染,容易造成肝硬化、肝癌,平时需多食用深绿色蔬菜;
2、重金属砷、铅、镉等的污染,容易导致肝、肾、神经、皮肤的病变,要解毒可多吃芭乐、蕃茄、奇异果等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3、氧化胆固醇中毒,轻微症状为肠胃炎,严重恐致癌,应多摄取洋葱、五谷高纤维之食物,并且多喝水、多运动排汗,培养少油少盐的饮食习惯。

回锅油对肝脏与消化器官的危害

(fotolia)

除了近日的“馊水油”外,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回锅油”的问题。“回锅油”为废食用油,又称“万年油”,顾名思义即是因为油经过长时间反复油炸使用,油脂会氧化劣变,产生如:反式脂肪、戴奥辛、多氯联苯和多环芳香烃等等有害的自由基与聚合物,进入体内,会对肝脏与消化器官产生危害。

台湾癌症基金会营养师赖怡君特别提醒,家庭用油使用二至三次即会倒掉,对健康不会造成影响。不过,小吃摊为节省成本,锅中的旧油并不会倒掉,只会重复添加新油,此时就容易产生多种有毒物质。外食时要如何判断店家是否用了劣质油,可从油炸油的颜色及起泡程度作为判断依据,如果油色深且较为黏稠,而且散发难闻的油耗味、异味,则表示油的品质已经相当差了。

8招辨别劣质油

谭敦慈护理师整理林杰梁医师手稿,提供8招判断劣质油的方法,消费者可从日常生活中的看、闻、尝、听、问等五个方面来作初步筛选,以减少食用的风险。

1.油炸油颜色深,较混浊。
2.炸物表皮颜色深。
3.油烟多,周边墙壁卡油。
4.可能有水分,炸东西时常常起油爆。
5.炸锅浮泡表面积超过1/2。
6.表皮一咬,油就溢出。
7.外皮硬而非脆。
8.放凉后有油耗味,说明品质有问题。**

责任编辑:李晓清

相关新闻
5种错误吃法易患癌 多数人中招
康师傅集团被迫退出台湾地标101大厦经营
4种炒菜方法可致癌
自经区比顶新黑心 台民团:进口食品管制恐崩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