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英投资银行的式微与陨落

人气 4

【大纪元2014年05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端木瑾编译报导)英国曾是欧洲大企业总部聚集之地,但现在似乎再难维持往日风采,尤其在投资银行业。美国银行的竞争、本国不友善的舆论环境与严峻的法规,使英国这个金融中心的地位渐渐失色。

英国丧失其投资银行业盟主地位可说是从1995年1月9日开始。当时华宝银行(SG Warburg)宣布结束国际债券业务,将专注于股票、顾问及英国债券业务,这个宣布可说是终结了英国主要银行全球化的野心。

此后,员工离职、客户质疑华宝履行承诺的能力,最终瑞士银行以极低价格买下华宝。

此事件后的整个1990年代,只见到英国头资银行不断被外国银行并购。英国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本土投资银行逐渐凋零,直到1997年不再从事全方位服务的巴克莱银行(Barclays)诞生。

在戴蒙(Bob Diamond)领导下,巴克莱建立固定收益商品交易平台,使巴克莱挤身国际前几大企业;并在2008年买下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美国股票及咨询部门,产品线更为完整。因此,直到2013年以前,巴克莱似乎是一家足以与华尔街匹敌的英国投资银行。

但今年第一季度,曾是巴克莱主要利润来源的投资银行业绩不佳,收入下跌28%,拖累巴克莱利润下滑,税前盈利跌49%,至6.68亿英镑。来自外汇交易、债券和大宗商品收入下跌41%。投资银行部门年利润下降37%。巴克莱银行因而将裁撤其投资银行部门7000人,并成立“坏银行”(bad bank)处理4000亿英镑非核心业务资产,以做为简化交易业务、提高其它核心部门盈利能力的战略性大调整。

据财经撰稿人Philip Augar分析,英国投资银行拥有伦敦优秀的人材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但为何仍逐渐式微,原因有三:

第一个因素是美国。美国的投资银行在品德上不追求完美无缺,有时还会因为违规遭到客户控告,或需要政府、股东或其它更大银行的援救。这些美国投资银行也往往经得起合并、分拆等这些企业变动,而完好无伤的存活下来。

美国投资银行的管理阶层也与英国十分不同,他们具有英国同行所缺乏的企图心,在经营事业上会展现出强硬、胜者全盘接收(winner-takes-all)的气势。英国银行的管理阶层即便在极度危机中,也很少看到有像华尔街银行在金融危机中所展现的决心。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美国银行中的英国资深高管,很少能真正担任领导者的。美国人骨子里就是有那种想要更成功、要胜出的魄力和快速从失败中回恢复的能力。

第二个因素是公众舆论。英国人从未真正了解投资银行,因此,股东不爱投资有风险,而媒体与公众对这行的高薪酬也颇不以为然。华尔街在金融风报后同样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但受到的批评没有像在英国那么严峻。在巴克莱的决策中,负面的公众舆论几乎无所不在。

第三个因素是政府。议会、英格兰银行(英国央行)及监管机构把英国银行逼到墙角。英国银行业在1990年代的外国并购潮中没有受到任何保护,而在那场危机之前,法令又过度的宽松。在这些背景下,使得英国监理单位在面对全球问题时,采取一种狭隘的观点。虽然英国规范薪酬、资本适足率及分拆银行的商业零售与投资部门等法规有其优点,但这也迫使巴克莱银行无法提供全方位的投资银行服务。

巴克莱银行是一个成功或失败案例尚未可知,但可以预知得是重新定位一家投资银行会是管理阶层的巨大挑战。

(责任编辑:王桦)

相关新闻
巴克莱融资25亿后报利润大跌34%
投资银行工作辛苦 专家警告:容易搞坏身体
巴克莱将退出百国财富管理服务
RBS设坏帐银行 料亏损严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