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英投資銀行的式微與隕落

人氣 4

【大紀元2014年05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端木瑾編譯報導)英國曾是歐洲大企業總部聚集之地,但現在似乎再難維持往日風采,尤其在投資銀行業。美國銀行的競爭、本國不友善的輿論環境與嚴峻的法規,使英國這個金融中心的地位漸漸失色。

英國喪失其投資銀行業盟主地位可說是從1995年1月9日開始。當時華寶銀行(SG Warburg)宣佈結束國際債券業務,將專注於股票、顧問及英國債券業務,這個宣佈可說是終結了英國主要銀行全球化的野心。

此後,員工離職、客戶質疑華寶履行承諾的能力,最終瑞士銀行以極低價格買下華寶。

此事件後的整個1990年代,只見到英國頭資銀行不斷被外國銀行併購。英國這個國際金融中心的本土投資銀行逐漸凋零,直到1997年不再從事全方位服務的巴克萊銀行(Barclays)誕生。

在戴蒙(Bob Diamond)領導下,巴克萊建立固定收益商品交易平台,使巴克萊擠身國際前幾大企業;並在2008年買下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美國股票及諮詢部門,產品線更為完整。因此,直到2013年以前,巴克萊似乎是一家足以與華爾街匹敵的英國投資銀行。

但今年第一季度,曾是巴克萊主要利潤來源的投資銀行業績不佳,收入下跌28%,拖累巴克萊利潤下滑,稅前盈利跌49%,至6.68億英鎊。來自外匯交易、債券和大宗商品收入下跌41%。投資銀行部門年利潤下降37%。巴克萊銀行因而將裁撤其投資銀行部門7000人,並成立「壞銀行」(bad bank)處理4000億英鎊非核心業務資產,以做為簡化交易業務、提高其它核心部門盈利能力的戰略性大調整。

據財經撰稿人Philip Augar分析,英國投資銀行擁有倫敦優秀的人材及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但為何仍逐漸式微,原因有三:

第一個因素是美國。美國的投資銀行在品德上不追求完美無缺,有時還會因為違規遭到客戶控告,或需要政府、股東或其它更大銀行的援救。這些美國投資銀行也往往經得起合併、分拆等這些企業變動,而完好無傷的存活下來。

美國投資銀行的管理階層也與英國十分不同,他們具有英國同行所缺乏的企圖心,在經營事業上會展現出強硬、勝者全盤接收(winner-takes-all)的氣勢。英國銀行的管理階層即便在極度危機中,也很少看到有像華爾街銀行在金融危機中所展現的決心。這可以解釋為甚麼在美國銀行中的英國資深高管,很少能真正擔任領導者的。美國人骨子裡就是有那種想要更成功、要勝出的魄力和快速從失敗中回恢復的能力。

第二個因素是公眾輿論。英國人從未真正瞭解投資銀行,因此,股東不愛投資有風險,而媒體與公眾對這行的高薪酬也頗不以為然。華爾街在金融風報後同樣也面臨類似的問題,但受到的批評沒有像在英國那麼嚴峻。在巴克萊的決策中,負面的公眾輿論幾乎無所不在。

第三個因素是政府。議會、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及監管機構把英國銀行逼到牆角。英國銀行業在1990年代的外國併購潮中沒有受到任何保護,而在那場危機之前,法令又過度的寬鬆。在這些背景下,使得英國監理單位在面對全球問題時,採取一種狹隘的觀點。雖然英國規範薪酬、資本適足率及分拆銀行的商業零售與投資部門等法規有其優點,但這也迫使巴克萊銀行無法提供全方位的投資銀行服務。

巴克萊銀行是一個成功或失敗案例尚未可知,但可以預知得是重新定位一家投資銀行會是管理階層的巨大挑戰。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巴克萊融資25億後報利潤大跌34%
投資銀行工作辛苦 專家警告:容易搞壞身體
巴克萊將退出百國財富管理服務
RBS設壞帳銀行 料虧損嚴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