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慎坤:“慢就业”为“啃老族”找了块遮羞布

人气 628

【大纪元2016年10月09日讯】《光明日报》10月2日在头版发表题为《“慢就业”不失为一种选择》的短评,指出今年高校将有1000万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不过有一部分高校生毕业后并不急着就业,而是选择暂时游历、陪父母、了解市场等,成为“慢就业一族”,并做出了“‘慢就业’给人们沉静下来仔细观察、学习、思考的时间”,“可以让自己以更成熟的面貌面对人生”……

这篇短评一发表,就被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如获至宝,纷纷在显着位置转发,《新京报》随后也发表社论支持“慢就业”。可悲的是,数量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在经历了教育产业化、高校扩招、本科转硕士之后,依然没有赶上好时候,如今面临传统行业饱和、经济下行、企业裁员,不得不被迫接受“慢就业”,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慢就业”就是失业,“慢就业”只是为“啃老族”找到了一块遮羞布。

暂时去游历,要去哪儿游历,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是体验国外的异域风情?前一段时间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最终还是败给了“一定要带上钱包啊!”那身嘶力竭的呐喊。

至于陪父母,能把啃老说的这么堂而皇之的也就只有只有这个词了。刚毕业才20多岁,除非父母是老来得子,一般父母在40岁左右,正是努力奋斗的时候。此时,父母更多的是希望子女能够尽快上班,更多的关注于事业,而并非承欢膝下。

而调查市场更是无稽之谈,没有资金,没有目标,没有经验,去调查市场,调查什么样的市场?没有工作,拿所谓的调查市场或者自己创业作幌子,是对自己能力的极度不自信或者对自己踏入职场的恐惧感的另类自我安慰。

中国就业市场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大学毕业即失业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几年前扩招研究生是为了延缓就业压力改采取的临时措施,承受这种压力的,依然是学生本人及其供养学生读书的每一位父母。

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56万人,这是新中国建政以来的最高峰。高校毕业生占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再加上往届“慢就业”的毕业生,今年中国的就业压力显然是前所未有。

大学生不仅面临失业煎熬,还面临着社会阶层固化社会公平缺失等问题,学生上大学一般都是父母提供全额学费生活费,这些年轻人含辛菇苦十多年,花费数十万,毕业即失业,对于学生本人以及父母,都是一种伤害和打击,特别是90后大学生见多识广,对他们的心态势必产生更大影响。

近年来,中国各个行业、各类企业,显性和隐性的失业人群都在不断增加。即使是国有企业,原来的“铁饭碗”也随时被打破,比如曾经红红火火的煤炭钢铁行业,一个“去产能”,就造成了近200万失业大军。

外资企业为了实现3%-4%的利润增长,也在不断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金领白领也成了失业群体,人们不禁感慨唏嘘:连外企都在掐着指头过日子,可见地主家的余粮也不多了。

私企本是中国的就业“大户”,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但随着大量私企破产倒闭,传统领域多个行业处境艰难,而金融领域、新兴领域随着大量企业停止社招甚至企业合并,失业人数也在大幅增加。中国政法大学李曙光教授经过调研曾得出一个破产企业数据,全国每年约有75万到80万家企业退出市场。

随着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就业人群的工资收入增长变慢,普惠式的收入增长早己难以为继,如果经济持续低迷,很快就会有为数众多的企业出现降薪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测称,中国经济增长率到2018年将降至5.4%,2019年降至4.6%,今后将明显放缓,在2022年将跌破4%,随后无法摆脱放缓的趋势。

经济增长是稳定就业和薪酬增加的源泉,如果中国经济不再高速增长,无论国企私企还是外资的经营都将变得越来越艰难,失业现象会越来越普遍,“失业潮”+“降薪潮”也会如期而至并成为未来的主流,而那些穷尽几代人在城市做“房奴”的一代人,是否做好了面对“慢就业”的残酷挑战?

--转自作者博客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中国600万失业工人何处去 伐木或扫地?
毕业变“无薪民工” 大陆大学生就业难酿危机
中国城镇失业率或高达13% 是官方数据的3倍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哪些专业不好找工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