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支教的德国青年为何害怕感动中国?

人气 205

【大纪元2016年07月18日讯】德国青年“卢安克”在中国山区支教10年的真实故事,相信不少中国人都有所了解。然而,正当很多人表示被他的故事所感动,并推荐他参加《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时,他却出人意料的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很害怕去感动别人”,“我不想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这话听来让人心中五味杂陈。从中我们不难感觉到,这位投身中国山区教育的德国年轻人对于中国表现出的这份感动,不但没有好感,甚至是有些反感。

在他最终答应接受的、由时任央视记者柴静所做的一段采访中也明显的透露着这种感觉。当他谈到为何对很多记者避而不见,对很多报道不太满意时说道,“他们感兴趣的只是在农村生活的外国人,这有什么用?从没有媒体想报道我教育研究的东西”。

当被问到为何不跟一些国际组织或政府部门合作,以此来解决经济问题时,他又说道,“我不需要很多钱,我研究的那个东西,有钱也没有用”;“可以说是精神的研究,用物质帮不上”;“如果我有钱,或我有权利来安排钱,会有越来越多人找我,我就没法安静做我的研究”;“他们和我接触时,为了得到好处,也可能变得不老实,我就无法研究他们需要什么教育了”。

当“有人希望他成为广西第一个外国志愿者,还打算让他参与大量公开的宣传活动”时,他的感觉却是“要我参加各种各样有吸引力、(吸引我)注意力的活动,我一听,心里就不舒服”,而原因就是“我要做真正的工作并需要安静”;“不想参加那种好看的、没有什么帮助的活动”;“除了浪费国家的钱以外还能做什么”?此外,当他听说很多学校付不起志愿者的保险费,因此是由共青团给他发工资时,他也当即回应道,“我怎能当这样的志愿者”?

从卢安克并不委婉的回答中,我们完全能感觉到,他的目地只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做研究,实实在在的帮助那些无法上学的农村孩子。对他来说,任何形式的“感动”都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打扰。因为在他看来,支教中国农村的真正意义并不是成就一位外国支教者,而是让那些丧失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的中国孩子能够拥有一次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然而,媒体的过度报道、有关部门对其个人行为的过度宣传,尤其是来自民间的“感动”回应都让这个只将支教视为研究工作的一部分的德国小伙有些手足无措,更有些惊恐不安。正如他所说,我害怕感动别人,这种反感中所夹杂的担忧与恐慌显然不仅是一种莫名的情绪。网上有人披露,尽管这位德国小伙没收取一分钱,也没得到有关部门提供的帮助,但是一些官方部门却对他提出了警告,禁止他提及中国教育和留守儿童的话题,否则就会追究他的“不法行为”,并可能随时把他驱逐出去。对于这些细节性描述的真假,从卢安克本人的一句回应中就足以见分晓。他在博客中写道,“为了不伤害你们的自尊感,我是不应该管留守儿童的事情”。但与此同时,他也表示,“如果放弃,学生又很难过”。

从他的坦言中,我们就能深深的感受到卢安克那一颗时刻牵挂着无学可上、无人看管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这位德国年轻人害怕感动中国的心声或许更应该让我们反思,为何中国举国上下都感动于他的善心、善行,而偏偏“有关部门”例外;为何连远在海外的德国人都能看到、关注到的留守儿童,中国的“有关部门”却视而不见;如果说中国对这些孩子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又为何要将这位前来施以援手的外籍支教者逼入无法继续、不能放弃的两难境地?

或许我们感到纳闷儿、费解与困惑的,原本就不该是卢安克“害怕感动”的反应本身,而是偌大一个中国,为何感受不到这种实实在在的、只为让孩子有学上的感动;如今终于发现了,却又处心积虑的想要扼杀这份感动。到底是强烈的自卑心在作祟,还是为了掩盖不可告人的利益纠葛?这显然是那些人为导致留守儿童失学的各类部门都应该好好反思的问题。

责任编辑:莆山

 

相关新闻
诺基亚捐六百万欧元给中国农村儿童计划
中国农村儿童失学无助愈加严重
以色列“千囚换一兵” 感动中国人
网文:感人还是丢人 感动中国的硬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