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人物

三万人追悼告别 仁慈宽厚华夏君子陈寔

仁慈无私的华夏君子光辉煦煦。(pixabay)

在历史悠久的东方国度,在神州大陆上,自古以来有许多无私的华夏君子,曾经带给许多人真诚无私的帮助,积淀了中华文化温柔宽厚的内涵与肥沃的养分。在这年末的十二月,沉淀感恩心情的时节里,就让我们来追寻他们的故事。

送礼给“梁上君子”的 陈寔

在东汉桓帝时,太丘县令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在人民的心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地方上的人们都传说:他有善,则归于别人;有过,则归于自己。

陈寔为人仁慈宽厚,他严格要求自己修德精进,而对老百姓则非常宽待,甚至对小偷都一视同仁宽厚对待,并且劝导、帮助小偷改过迁善。

话说那一天,陈寔家中来了小偷。小偷藏身屋梁上被他发觉了。陈寔不动声色把家中的子孙都叫过来,严肃地教导他们说:“做人不可以不努力,你们看那些行为不好的人,不见得本性就是坏的,只不过是长期养成了坏的习性才会作坏事。”说到这儿,陈寔就拿那位“梁上君子”作比喻,他接着说:“比如屋梁上的这位君子,就是这样的。”

陈寔不把屋梁上的那人叫做小偷、盗贼,而以“君子”称呼,可以见到他对人对人没有成见、宅心宽厚。这时,小偷猛地听到陈寔这番话,心中大惊,屋梁上也待不住了,就下了屋梁,扑咚一声跪伏在地向陈寔叩头谢罪。

陈寔耐心地开导“梁上君子”说:“看你的样子,也不像是个恶人。你应该好好自省,改心向善才是。不过,你会这样,我相信也是贫困所致。”

接下来,陈寔对待“梁上君子”的表现令人称奇──他不但没有处罚小偷,反而叫家人送他两匹绢,让那人能够渡过难关、奋发向善。从此以后,陈寔所治理的县中,就很少有盗贼了。

陈寔退休后隐居乡间时,乡人对他的品德行谊非常崇敬,一旦有争执事件发生,不去找官府裁判,往往求陈寔主持公道来判断是非曲直。经过陈寔裁断之后,两方都心服口服,不会因为败诉而感到冤屈。

84岁的陈寔去世时(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丧礼上,因为感念他仁慈无私的高尚德行而来追悼的就有三万多人。慈善的力量感化人心胜于言词!

(事据《后汉书‧陈寔传》)

@*#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