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长廊

画意诗情赏析:林玉山“葫芦乾坤”版画

林玉山版画 《葫芦乾坤》, 1978年(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提供/梅溪子合成)

编按:台北市美术馆典藏一代宗师林玉山的画作,其中有一幅罕见的版画题名为《葫芦乾坤》,绘制年代登录为“不详”。作者追踪考证此版画的年代,并且赏析画家的诗情画意,和版画中别有洞天的逍遥乐。

罕见画家林玉山版画

上网查询玉山伯留存在台北市美术馆的画作,看到一幅版画题名为《葫芦乾坤》,但很出乎意外地绘制年代登录为“年代?不详”。在赏析画作,就像理工科技一样都要讲究“5 W”:What什么题目题材、Who谁画的、When哪一年、Why为何、 How如何?然后中西结合,应用自古传统美术欣赏六法--气韵、用笔、象形、赋彩、经营、传移来更进一步细看图画内涵。

要鉴定绘作于哪一年,有时是真不容易,除非作品上有落款。但草书题字或会过于难认,笔者曾看过某家拍卖公司登录玉山伯的画作落款将“容膝堂”误认为“宝膝堂”,那也系学养的关系。顺便一提,“容膝斋”是元朝山水大画家倪瓒的署号。古人自谦“室小仅堪”,但“心高可以摘星”,精神上“安贫乐道”也就不必追求物质上住豪宅也。

林玉山与国宝作品《莲池》(梅溪子合成/大纪元)

《葫芦乾坤》版画因缘

至于本图《葫芦乾坤》版画也有因缘。笔者记得十年前看到一本有关玉山伯的传记书册,文内提到玉山伯从教授职位退休后,身为太师父的他因好奇曾去参观过他徒子徒孙的版画工作室。那时他童心大发,就用连环画的手笔绘制了“葫芦乾坤”的版画。据笔者对文史的了解,其背景乃系出于“神仙故事”:俗语说“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同时一般人对“悬壶济世”成语颇为熟悉。

若又问“葫芦里卖什么药”,由来呢?这有个典故,《神仙传》说:从前有位管理市场的小官员、名叫“费长房”的,他看到一个从远方来的人,入市卖药,大家都不晓得他的姓名、他的来历。此人卖的药不二价,而且治百病都好使。当赚了好多好多钱后,这卖药人随即布施与市场贫困饥冻者,所留甚少。

卖药人常悬一空壶葫芦(“葫”通“壶”)于座位上方,太阳下山后,人们就找不到他。 费长房无意间从楼上看到,原来这人一入夜就跳入壶中。 费长房知道了此壶公并非常人,就天天帮他扫地,并且恭敬供养日常生活食物,壶公受而不谢,如此过了很久,长房日日如一,也不敢有所求。壶公看他真诚,一天叫他晚上深夜来见。见面时对他说:“你就跟着我跳入壶中,自当得门而入”。费长房毫不迟疑真的举足而跳,不觉间已在壶中。

葫芦 (王嘉益 / 大纪元)

既入之后,费长房看到壶内别有洞天,但见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仙酒怎喝都喝不完。壶公一番话,说了他自己和费长房的缘分:“我是仙人,因为当勤偷懒而贬落人间。你是可教之才,所以才能见到我。”……(“吾仙人也,因供事不勤而谪贬人间。汝可教,故得见我”云云。)费长房就此拜师学仙术修道,历经重重考验,那是后话。

做为一代宗师,此图可能是画家以古喻今,谦虚表示在自己小小的“笔墨”与“胶彩”艺术领域里,“诗情画意”别有天地而能自得其乐,一生“逍遥自在”。玉山伯此种心境,更可以佐证此版画应该绘制于他刚退休(1977年)后,心境比较闲暇,约在1978年(民国67年)吧。试玩版画也是“活到老、学到老”,一种积极达观的表现。正是:

笔下乾坤大,容膝日月长;

室小比草堂,志高超沧桑;

美术新洞天,绘界真温床;

安贫乐道朗,春风化雨忙;

诗情早酝酿,画意即显张;

静观皆自得,写生聚相当;

经史素养广,台林画风扬。

后记:

谨谢版画大师“廖修平”教授电话口头证实此版画约在1970年代后期制作。还有笔者酝酿画作赏析时,承蒙师大艺术研究所“曾晒淑”教授(玉山伯外孙女)电子邮件笔谈指教,特此一并致谢。@*

责任编辑: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