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相似性研究:基因作用超过环境影响

人气 1641
标签: ,

【大纪元2018年08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妮编译报导)在上世纪末人们普遍认为环境因素和双胞胎下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模仿彼此是造成他们极其相似的主要因素。如今研究证实,基因影响力超过了环境因素,另外还有一些“偶然”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据在线杂志Quillette报导,明尼苏达州分养双胞胎研究中心(MISTRA)负责人Thomas J. Bouchard博士与丹麦精神病学教授Niels Juel-Nielsen于1981年5月进行的对话谈到了在当时相当前卫的观点。

Bouchard就其对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但是分开在不同环境下养大的双胞胎进行的研究结果,与Juel-Nielsen教授有了共鸣。在那之前16年,Juel-Nielsen对丹麦的12对同卵分养双生进行研究后出版了一本名为《个体与环境》(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一书。要知道在1981年前,那是对分养双胞胎进行的仅有的三个研究之一。

在那个对话之前两年,也就是1979年,Bouchard的一个学生向他提供了一对极具特点的双胞胎Jim Springer和Jim Lewis的情况。Springer和Lewis是一对同卵双生,在他们出生后才四周就分开生活了,之后在相距40公里的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直到他们39岁才第一次见面,却发现彼此的人生经历有着令人震惊的相似性:第一任妻子的名字都叫Linda,第二任妻子也都叫Betty;他们都给儿子起名James Allen;两人都是勤劳的业余木匠;两人都是“老烟枪”;两人最爱的啤酒都是Miller Light;两人都爱咬指甲;两人都在30岁出头出现了心脏问题;两人都在相同的年纪遭受了偏头疼的困扰。

Juel-Nielsen说,双胞胎首先在长相、头发、眼睛的颜色上都非常相似,其次在肢体行为上如走路的姿态、音容笑貌都有极大相似性。很多心理学家说这是因为他们成长在同一个家庭,自觉或不自觉地互相模仿所致,就像儿子会像父亲一样。但是,这个说法无法解释分开生活长大的双胞胎仍有十分类似的特质的现象。如果再深入研究,还会发现连他们发出的脑电波都是十分相似的,因此仅用环境影响的因素不能解释分养双生相似性的问题。

在这个对话之后37年里,Bouchard一直在MISTRA继续这项研究,至今Bouchard已经研究了137对分养双生的个案。这些研究显示,基因对双胞胎相似性的影响力已经从之前不被认可的状态转变为获得普遍认可。

另一些研究发现,双胞胎性格特质差异的20%~80%可以用基因来解释;像抑郁、恐惧等方面的特质,似乎来自环境因素的影响多一些;而智力因素来自遗传基因影响比重更大,而且随着岁数增长不断增大:五岁时22%,七岁达到40%,10岁达54%,18岁之后影响力可达80%。

行为遗传学三大规律

2000年心理学家Eric Turkheimer称,得到的行为遗传数据已有足够的一致性将其总结为三条规律。

第一条是,所有的人类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具遗传性。目前多数人们已接受这一说法,当然,任何带有“所有”字眼的说法总会引来某些异议。不过,对双胞胎进行的研究普遍证明几乎任何一个特质有或多或少具有遗传性。

第二条是,环境的影响力(比如在同一家庭长大)小于基因的影响力。Judith Harris在其1998年所着《育养成见》(The Nurture Assumption)一书中提出这个理论引发社会关注。之后哈佛心理学家Steven Pinker支持了她的观点,鼓励家长不要太纠结要为孩子做什么或遗憾没有做什么。他说,父母无法掌控孩子的未来,但在道德观培养上起重要作用,父母注重给孩子留下一个值得回忆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条是,人类复杂的性格特质中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既不来自于基因的影响,也不来自家庭的影响。换句话说,虽然环境的影响占比可达50%,但这个环境并非来自家庭环境,而是来自社会大环境,文化、邻里关系、学校、同辈、朋友,甚至是外出偶遇的人和事。

总之,对双胞胎的研究揭示了基因的重要性,推翻了之前环境起决定作用的观念。然而仍有很多未解之谜,有待学者们不断开拓研究。◇

责任编辑:朱涵儒

相关新闻
亚特兰大动物园大熊猫伦伦生下双胞胎
双胞胎依依晒B超照 惊喜怀上双胞胎
双胞胎姊妹同日生产传巧事
林志颖家成“案发现场”双胞胎儿是“凶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